隨著新訂單和新出口下滑,再加上生産活動減少和庫存量降低,本地制造業9月份增長再度放緩。
新加坡采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昨晚公布的數據顯示,本地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從8月份的52.6下滑0.2個百分點至9月份的52.4,制造業已連續25個月擴張。
PMI是衡量制造業未來表現的指標,指數高于50代表制造業擴張,低于50代表萎縮。
本地制造業PMI在8月止跌回升,扭轉此前連續四個月擴張放緩的趨勢,出乎市場預料。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說,PMI上月再度下跌,說明8月份的回升只是昙花一現,難以持續。
她指出,PMI過去半年中有多達五個月都在下跌,這樣看來,可能早在1月就達到峰值。
SIPMM數據顯示,9月的庫存水平降至一年來最低,完成品和進口擴張勢頭都減緩,投入品價格則加速上揚。積壓訂單持續擴張,但增速放慢。
不過,就業連續13個月擴張,指數在9月達到51.1,創下2014年12月以來的新高。
電子業雖然連續26個月擴張,但PMI也從8月的52回落至51.4,更比去年同期下跌2.4個百分點。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産出、庫存和就業等主要指標的擴張步伐都放慢。
電子業進口和完成品的擴張均放緩,投入品價格和供應商供貨時間則加速增長。積壓訂單指數進一步下滑,已是連續第五個月萎縮。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李主禮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隨著全球電子産品周期降溫和中美貿易戰加劇,電子産品和半導體産量增長放緩,電子業PMI已跌至20個月來的新低。
李主禮指出,新加坡和台灣等區域主要電子産品産地的PMI在去年沖上高峰後,今年也相繼回落,並在9月大幅下挫。“這似乎是美國以外大多數國家的整體趨勢。隨著需求放緩,我們預計本地制造業會繼續降溫。”
林秀心也認爲,今年剩余幾個月的制造業和電子業增長勢頭將持續放緩。由于去年9月和10月的制造業産值分別強勁增長14.6%和15.3%,形成較高的比較基礎,未來兩個月要取得同比增長將更困難。她維持原有預測,認爲第三季我國整體經濟增長會從第二季的3.9%放緩至2.3%,制造業則增長3.9%。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與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前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制造業連續兩個月萎縮,9月份PMI從8月的48.5進一步下滑至48,在七個亞細安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