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民防行動控制中心自2011年向衛生部借調專業護士,爲呼救電話提供急救指導以來,公衆進行心髒複蘇術的施救率,已從當年的22%,提高至2015年的54.1%,在過去七年內,平均大約提高30個百分點。
自民防部隊行動控制中心向衛生部借調專業護士,爲撥電呼救的公衆提供更准確的急救指導以來,公衆進行心髒複蘇術的施救率在過去七年內,從平均20%顯著提高至逾50%。
根據民防部隊提供的最新數據,行動控制中心在今年上半年共接到9萬2602通涉及醫療狀況的求助電話,其中8萬3856通屬于緊急事故,5084通屬于非緊急事故,其余3662通是虛驚一場。
2011年起,內政部和衛生部達成合作協議,讓受過專業醫療訓練的護士加入行動控制中心,提供更完善的緊急醫藥服務。行動控制中心目前共有13名衛生部借調的護士,任何時候都會有三人同時當值。
一般上,接線員會先通過向撥電者發問,判斷病狀的緊急程度。如果病患出現心髒驟停、昏迷、呼吸困難、驚厥症狀及中風等症狀,都屬危及性命的醫療狀況,須馬上動員護士接手處理。
數據顯示,這項安排自2011年實施以來,旁觀者進行心髒複蘇術的施救率,已從當年的22%,提高至2015年的54.1%。
民防部隊總醫務官莎莉妮中校指出,民防部隊去年也和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簽署備忘錄,其中一項關鍵領域是加強醫療資源調配和分診。
按照這項合作計劃,借調到行動控制中心的護士可使用國家電子健康記錄,了解病患病史和過敏症等,協助到場的醫務人員做好准備。
父親當年心髒驟停身亡 女護士積極指導別人急救
護士也會針對如何改善流程提出反饋,例如要如何提問來電者,才能獲得最准確的回答。“我們最常問的包括病患是否意識清醒、是否呼吸正常,但後者其實不容易判斷,所以我們會根據分析研究結果,建議接線員提醒對方把手放在病患腹部上作判斷。”
吳妤(30歲)原本是國大醫院急診部的護士,四年前申請加入民防部隊行動控制中心,協助處理高級別緊急事故。
她說,最初選擇報讀護理科系是受父親影響。20年前,她的父親在停車場突然心髒驟停,因爲無法及時得到准確的醫療指示而過世。“這件事帶給我很深的感觸,也激勵我積極幫助並指導別人如何急救,讓其他人也去幫助更多的人。”
在去年加入行動控制中心的護士菲爾曼(27歲),則來自新加坡中央醫院普通病房。“以前我在醫院也會爲病患的親友提供指導,如今雖然只能通過電話講述,無法當面了解病患的情況,但同樣能夠拯救性命。”
吳妤指出,來電者容易焦慮、不耐煩,接線員往往須要耐心解釋,他們所提的每一個問題其實都非常重要。
面對搶救無效的情況,接線員也難免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她曾聽同事說起,一名12歲女孩來電說母親在家中暈倒,她的情緒非常失控,哭著問說“媽媽會死嗎?我已經沒有爸爸了”,同事只好不停地安撫她,不過女孩的母親還是因爲心髒驟停離世。
生死一瞬間,菲爾曼說,遇到類似情況,他只能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盡快平複心情後,重返救援最前線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