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擴大公積金的用途,意味著國人的退休存款可能變少,政府或需要通過提高公積金繳交率來彌補差額,而這對雇主和雇員都不利。
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昨晚播出的電視節目《空中訪民情》中,指出這一點。
有嘉賓向楊莉明抛出“公積金存款是否看得到卻摸不到”的問題,質疑政府爲何不在保健儲蓄和償還房貸之外,進一步擴大公積金的用途。
對此,楊莉明強調,這並非不可能,但“用得越多,到了真正需要退休的時候,能夠做爲退休收入的款項就會越來越少”。如此一來,政府或得考慮增加雇主或雇員的公積金繳交率來彌補差額。
她指出,增加雇主的公積金繳交率,意味著人力成本的增加。
“如果企業未必要在我國進行生産,那它可能會考慮到勞動力成本太高,而轉移基地到其他地方。”
至于雇員,倘若他的公積金繳交率提高,工資卻沒有相應調高,這將導致他每個月帶回家的收入減少。
楊莉明因此強調,擴大公積金用途有諸多考量,必須取得平衡,否則結果可能不理想。
人力部也觀察到,年滿55歲、符合提款條件的公積金會員當中,約四成選擇繼續把錢留在公積金戶頭裏以賺取高利率。
楊莉明說:“但是,有一小部分公積金會員,很可惜的,他們提取款項後,僅僅是把它轉入一般的銀行戶頭。我覺得他們可以重新考慮一下,因爲55歲後提取公積金存款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他隨時都可以提取。況且現在可以通過手機應用,很簡單,一天之內就可以提取存款。”
可充分發揮年長者優勢
除了公積金存款,楊莉明昨天也在節目上與嘉賓探討了法定退休年齡的課題。
她分享,有一回大家在討論爲立國一代舉辦活動時,一名基層領袖對他們說:“你們要記得,立國一代的我們是充滿活力的,我們還有很多才華要展現。”
楊莉明認爲,充分發揮年長者的這份潛在力量,可成爲我國的競爭優勢,尤其是考慮到我國勞動隊伍中,有四分之一是年齡在55歲以上的。
她也強調,政府設下法定退休年齡,其實是爲了給予年長員工保障,確保員工在62歲之前,不會因年齡關系遭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