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業模式轉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重點投資領域似乎也起了變化,從金融和房地産等傳統行業,轉向了消費、生物醫療和科技行業等。GIC去年參與投資的兩大領域依次爲非周期性消費和通訊領域,其中,GIC在非周期性消費領域的投資總額爲37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兩倍。
中美貿易戰陰影籠罩,本地兩大主權財富基金去年參與的投資總額卻不減反增,特別是起步公司和風險創投領域的投資增加,顯示它們的投資胃口似乎有所擴大。
此外,它們在金融科技、醫療和通訊等領域的投資也顯著增加,反映對新興行業和高增長潛能領域的重視。
本報根據彭博社收集的數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20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去年宣布了42個投資項目,涉及的總投資價值爲894億元,比前一年增加30.6%。
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宣布參與74個項目的投資,總值425億元,更比前一年增加159.8%。
相加起來,兩家主權財富基金去年參與總值1349億元的投資項目,比前年的844億元,增加六成。
上述投資數據包括還未完成的交易,但不包括未披露投資金額的項目。
另一方面,根據IE商學院主權財富實驗室(Sovereign Wealth Lab)主管卡帕普(Javier Capape)統計,GIC和淡馬錫去年投資活動同比減少25%,分別爲33個項目和54個項目。它們同時期的風險創投和起步公司的投資卻擴大一倍。
例如兩只基金去年都參與了螞蟻金服的新一輪融資。該輪融資總金額爲187億元,是迄今爲止全世界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螞蟻金服也因而成爲目前全球最大獨角獸(unicorn),估值1500億美元。
卡帕普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整體而言,GIC和淡馬錫的投資活動有所放緩,顯示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關系、股市波動以及歐洲地緣政治問題懸而未決,造成行業出現謹慎態度。”
“然而,在它們的投資流量中,對風險創投支持公司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
隨著行業模式轉變,GIC和淡馬錫重點投資領域似乎也起著變化,從金融和房地産等傳統行業,轉向了消費、生物醫療和科技行業等。
GIC去年參與投資的兩大領域依次爲非周期性消費和通訊領域,其中,GIC在非周期性消費領域的投資總額爲37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兩倍。
非周期性消費領域是指那些不受宏觀經濟影響的領域如食品,醫藥、服裝或商業服務行業等。
去年GIC參與的最大一宗投資項目,是注資于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金融與風險業。這項投資由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領頭,投資總值223億元。
此外,GIC去年也參與買下澳大利亞第二大私營醫療保健公司Healthscope的收購計劃。
這是由BGH資本和Australian Super爲主財團所進行的項目,投資額爲52億元。該交易仍在商議中。
GIC去年還和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聯手以164億元收購荷蘭阿克蘇諾貝爾(AkzoNobel)的特殊化工業業務。
阿克蘇諾貝爾是全球最大的油漆與塗料公司之一,旗下品牌包括Dulux 。
在淡馬錫的投資方面,它去年加大在通訊和非周期性消費的投資,當中最受矚目的交易是以49億元收購德國制藥和化工集團拜耳(Bayer)的3.6%股權。
淡馬錫在科技和通訊的投資也非常積極,包括參與投資剛進軍本地市場的印度尼西亞預召服務供應商GOJEK(20億元)、印度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在非洲的業務(17億元)和中國人臉識別科技公司商湯(Sensetime,7.87億元)等。
卡帕普指出,科技仍是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的首選領域,在2017年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投資中,科技投資比重爲26.1%,是占比最高領域。
他說:“以淡馬錫爲例,它去年投資了多個生物科技公司、具強大人工智能基礎的起步公司和軟件公司。”
轉向其他類型房地産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産仍占據GIC和淡馬錫投資的相當一部分比重,但兩只基金的投資逐漸從摩天大樓和高端酒店,擴大到其他類型的房地産。
淡馬錫去年就和軟銀(SoftBank)等公司注資共6.81億元在WeWork的中國業務,協助WeWork擴大它在中國共用工作空間的市場份額。
至于GIC,除了參與總值74億元的雅高酒店集團(Accor)股權收購計劃,以及以7.4億元收購法國巴黎的辦公大樓Tour Ariane外,還參與投資近4億元在墨西哥長租公寓(multi-family,也稱多家庭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