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後,雍正即位,作爲爭嫡的皇八子胤禩並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被胤禛委以重任。
當胤禛還不是皇帝時,其他的皇子都是競爭者,所以鬥爭都是你死我活的。胤禛必然會爲了自己的獲勝而不擇手段,所謂爲了國家大事而做孤臣,這不過是爲了贏得當時康熙的好感。皇位究竟給誰,由康熙說了算,他掌握了候選人的生死。如果康熙不滿意,自己做再多的努力都沒用。因此,要贏得皇位,必須要揣摩康熙的心思。他老人家想什麽需要搞清楚,另外也要考慮朝堂大臣的心思。朝廷內部有站在自己這邊的大臣,也有站在對手那邊的,還有保持中立的,或者說站在皇帝一邊的。雍正當時主要是維護好自己的班底,讓他們忠心耿耿地爲自己做事,另外拉攏那些中間派,使得他們偏向自己,還要打擊對手的人。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要搞好自己的生産,自己陣營不能亂。
雍正培養了好幾個下人,像年羹堯、李衛等,都是從雍親府出來的,他們本身都是奴才,以前都在府裏當差。後來將其放出來在朝廷做官,就是爲了曆練他們,爲將來自己的新政出力。他們是自己的嫡系,特別受重視。不過外放後,也給雍正招來了不少麻煩。年羹堯特別突出,他在江夏鎮將整個鎮的居民全部屠殺,並且放火焚燒,毀屍滅迹,其殘忍令人發指。此事被朝廷知道,但是胤禛替他擦了屁股,年不僅沒有被處罰,反而被康熙升任四川巡撫。年羹堯後來也學其他朝廷大臣,往兩個候選人身邊押寶,他本身是四爺府上的包衣奴才,但是後來想勾搭八爺,這讓胤禛很不高興,但也只是斥責了他,最後還是保他做了四川總督。年羹堯對胤禛很重要,而且正是需要用人,雖然有錯,但是兩相權衡,還是原諒了他。另外,自己本身還不是皇帝,自己陣營裏的人必須要拼命維護,否則其他人怎麽跟自己。
胤禛下面的人也希望自己的主子能贏,一旦他成了皇帝,自己也就是有功之臣,會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在胤禛還是皇帝的時候,年羹堯最多做到了陝甘總督,李衛也不過四品的官,田文鏡更悲催,曆經千辛萬苦,最後被外放到山西。胤禛做了皇帝後,下面的人處境立馬得到極大的改觀。年羹堯做到了大將軍王,並且賜封爲候,如果不是朝廷法令,雍正都想封他爲王。李衛也被他安排到全國最富庶的江蘇擔任其總督,田文鏡也是被任命爲山西河南兩地的總督。他們都被委以重任。因此,胤禛下面的人都清楚他當皇帝意味著什麽,故而都盡心盡力地替他辦事。上下一心使得胤禛最終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胤禛做了皇帝後,他考慮的不再是自己的派系,而是整個國家。因爲他是皇帝,所以天下所有的人都是臣民。既然如此,那麽任何人都可以用來爲自己服務,爲自己服務也就是爲朝廷效力。這就是爲什麽他保全了之前的競爭者胤禩及其同盟者。他們本身有能力,胤禛需要他們爲朝廷效力。留他們比殺他們要好。這個皇帝不只是自己人的皇帝,也是全國的皇帝,包括曾經對手的皇帝。做到這個位置,需要繼續之前的新政。在康熙末年,胤禛已經開始推行新政,但阻力很多,再加上當時康熙並不太願意在他身前做這件事,因此新政的實施力度有限,效果不太明顯。現在做了皇帝,他可以放開手腳在全國推行新政了。以前新政是自己班底的人在做,現在全國都可以做。
朝廷內也反對搞新政的,在康熙時期就有很大的阻力,現在胤禛做了皇帝,反對者並沒有減少,而且反對者就是以八王爺胤禩爲代表的官僚階層。胤禛做了皇帝,理論上可以將反對者拿下,要麽撤職,要麽殺頭,但是他不僅沒有這麽做,而且還保留了他們之前的位置,並且委以重任。他希望對手能監督自己新政的人,自己在推行新政,並且安排了自己的人在做,他們做得怎麽樣,如果自己去監督,效果未必明顯,由對手去看,到時候自己可以做個判斷,這樣會更好。自己是皇帝,朝政需要制衡。如果之前的班底是新政的進攻方,那麽八王爺就是新政的防守方,自己就是維持新政平衡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