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傑立專訪
交通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透露,在2040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的咨詢活動中,一些民衆表示希望建造更多地鐵線和地鐵站,以及縮短列車等候時間。
過去10年裏,我國的地鐵網絡擴大了超過60%,未來隨著新地段的開發,在特定廊道有足夠需求時,政府還會規劃及興建新的地鐵線。
交通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日前受訪時指出,在新的2040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中,地鐵將仍是我國交通系統的骨幹,因爲這是承載量最大,也是最快的交通工具。
到2030年地鐵網絡密度
不遜于倫敦紐約
自政府在2008年和2013年推出首兩個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以來,我國地鐵網絡就不斷擴大,從2008年的138公裏延長到目前230公裏,到2030年將進一步延至360公裏,其密度可超越東京和香港,甚至媲美倫敦和紐約。
除了增建新地鐵線如湯申—東海岸線(簡稱湯東線)、裕廊區域線、跨島線(Cross Island Line),現有地鐵線也會進一步延長,把地鐵列車開到更多住家門前。
其中,湯東線位于兀蘭的首階段三個地鐵站,將在今年聖誕節之前啓用。從東往西橫貫整個新加坡的跨島線,第一階段長約29公裏的路線則會在明年動工,預計2029年竣工後,沿線超過10萬戶家庭將可享有更好的銜接性,縮短車程時間。
普傑立指出,一些參與公衆咨詢活動的民衆表示,希望政府能建造更多新地鐵線和地鐵站,以及縮短列車等候時間。
發展更密集地下更擁擠
地鐵造價只會越來越高
他說,政府會配合新發展的地區建造新的地鐵線,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謹慎決定,因爲興建新地鐵線很昂貴,而且得在更具挑戰性的情況下建造,包括地段發展更密集及地下空間更擁擠,未來費用只會越來越高。
他強調:“這是很實實在在的權衡問題,若更多預算用于興建地鐵線,就意味著對教育和醫療的撥款將減少。所以在投入建造地鐵線之前,我們必須問自己,興建更多地鐵線是不是滿足國人交通需求和期望的唯一方法,又或者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
“這些是政府無法單獨解決的難題,這也是爲什麽2040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的擬定工作,邀國人共同參與,一起來探討如何權衡取舍,達成共識。這對于確保我們的陸路交通系統能夠滿足國人的期望很重要。”
普傑立也指出,除了建造新地鐵線,政府也設立更多區域中心,把職場分散到其他地方,同時確保我們提高現有系統的承載能力。
新版總藍圖旨在結合
現有陸交系統各組成部分
政府就2040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展開的一系列公衆咨詢活動提供了一個契機,讓國人共同擬定全面及可持續的交通總藍圖,也通過與國人的對話,讓大家就能夠多快落實總藍圖的願景,以及所須付出的成本、應該優先考慮的事項等達成共識。
相較于前兩個發展總藍圖,新的總藍圖咨詢過程顯然比較長,觸角也較深廣。
陸路交通管理局自去年8月啓動公衆咨詢以來,共舉辦了四場小組討論會、七場與民情聯系組(REACH)聯辦的咨詢活動,也通過網絡問卷,收集公衆對未來陸路交通發展願景的意見,總共收到了7400多份反饋和建議。
領導咨詢小組的普傑立,以自己未曾參與之前兩個總藍圖的制定工作爲由,不願對總藍圖的咨詢過程做過多比較。
不過他指出,每五年制定的總藍圖所面對的挑戰各有不同,之前兩個總藍圖側重于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個總藍圖則是要把現有陸路交通系統的不同組成部分結合起來。
此外,此次是著眼于新加坡今後20年的交通發展,跨越的時間比較長。
談及這次公衆咨詢活動的收獲,普傑立提出了三大要點。他說,不論是提供反饋的7000多人,或是出席小組討論會的350人,大部分人都理解須權衡取舍,明白凡事都涉及成本、有了這個就少了那個的道理。
此外,陸交局人員積極和深入參與整個咨詢過程,100多名職員投入了3700多個小時設計、計劃和進行各項活動,也讓他印象深刻。
“第三就是好在我們勇于築夢,我們一開始就有一系列很大膽、雄心勃勃的想法來應對一些挑戰,通過這個過程,我們發現一些點子其實是相當可行的。”
根據陸交局日前公布的公衆咨詢完整報告,超過九成受訪公衆希望到了2040年,來往住家和工作場所或學校的“走、騎、搭”路程能在45分鍾內完成,來往最靠近鄰裏中心的車程則能在20分鍾內完成。
超過76%受訪者希望陸路交通系統能更加便利,其次是銜接性(62%)及快捷(57%)。
“45分鍾城市”願景一旦落實 擁車需求會減弱
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咨詢小組並不會提出進一步削減用于計算擁車證配額的車輛常年增長率的建議。
爲加緊控制車輛的增長,實現減少用車的目標,從去年2月起,汽車和電單車每年可允許的增長率已從之前的0.25%進一步削減至零,商用車增長率則暫時維持不變。
至于會否再降至負增長,普傑立受訪時表明,咨詢小組沒有打算提出這樣的建議。
在他看來,在共享經濟中,汽車也有它一定的角色。他說:“汽車增長率已定在零了,我們能擁有的汽車數量就是這樣了,問題是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車,更好地結合共享服務,讓提供‘點對點’服務的車輛與其他交通模式結合。”
“點對點行業也是一個組成部分,不論是德士、私召車或其他相關服務,都是我們所要發展的多種出行方式的組成部分。”
普傑立相信,“45分鍾城市”的願景一旦落實,人們比較可能不想擁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