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民間組織“我的社區”推出以杜生爲主的新導覽活動。全程長約5.6公裏的四小時導覽,圍繞著女皇鎮的發展,讓團友追溯萊佛士1819年登陸新加坡至1959年的曆史。
出生至今一直在女皇鎮生活的李惠芳,小時候常在住家附近的亞曆山大溝渠玩樂。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她有一次在溝渠發現一只鞋、一條裙子和大批硬幣,結果被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嚇得拔腿跑回家。
李惠芳也曾經把被遺棄在溝渠的長繩誤當成毒蛇,如今回想起來,哭笑不得。盡管亞曆山大溝渠已被覆蓋,但那裏的記憶卻在她心中,留下難以忘懷的情感。
身爲“我愛杜生”曆史文化導覽的義務導覽員之一,李惠芳(35歲,穴位按摩師)向團友分享了屬于自己的杜生故事。
“我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記憶,讓大家對杜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感受這裏從前的生活氣息。”
爲紀念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民間組織“我的社區”(My Community)昨天推出以杜生(Dawson)爲主的“我愛杜生”新導覽活動。
全程長約5.6公裏的四小時導覽,圍繞著女皇鎮的發展,讓團友追溯萊佛士1819年登陸新加坡至1959年的曆史。
團員會先從女皇鎮地鐵站出發,經過福華嶺(Forfar Heights),亦是俗稱“十四樓”的福華大廈前身、曾是建屋發展局及其前身新加坡改良信托局的“公主樓”(Princess House)、福利巴士暴動事發地點,以及鳳凰園(Phoenix Park)等12座深具文化與曆史意義的建築物和地標。
“我的社區”主席郭俐勇受訪時說,很多人對英國殖民時期和之前的曆史不理解或存有誤解,因此導覽能讓公衆了解這段曆史如何爲本地國防、內政安全和教育墊下基礎。
他補充:“我們也想給加入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的東陵福(Tanglin Halt)居民一個機會,讓他們認識即將遷入的社區,並且結交新朋友。”
負責女皇鎮區事務的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謝世儒醫生說,杜生的開埠導覽所涵蓋的地標和體驗,是對我國殖民曆史的一種提醒。“導覽讓我們反省新加坡這個年輕國家的建國經曆,探索來自不同背景、族群和國籍的人民如何齊心協力,共創繁榮與多元化的國家。”
來自馬來西亞、目前是本地永久居民侯翠燕(35歲,教師)昨天參與了導覽。她曾走訪女皇鎮,了解那裏的人文曆史。她去年通過面簿獲知“我的社區”的導覽後,不時會報名參加這項活動。
侯翠燕說:“我很想了解本地的曆史古迹與地標,參加導覽能讓我掌握這方面的知識,知道這個社區有什麽值得追憶的地方。”
“我愛杜生”曆史文化導覽將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和星期天舉行,導覽將以英語或華語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