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說,總藍圖會涵蓋我國最關注的三個垃圾源頭,即電子和食物垃圾,以及包括塑料在內的包裝垃圾。單是去年,國家環境局已就此咨詢了超過250家公司。
政府宣布多項新措施對抗本地三大垃圾源頭。環境及水源部希望通過減少及再循環電子、包裝和食物垃圾,讓新加坡朝零廢棄國家的目標邁進。我國首個零廢棄總藍圖已進入最後咨詢階段,即日起開放讓公衆上網給予反饋。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昨天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說:“我們要在環境領域裏,再創新加坡的水資源故事。願景是通過推動循環經濟,關上垃圾循環鏈的缺口,把廢物變成寶物。”
他認爲,除了能保護地球,循環經濟也有助新加坡克服資源有限的問題,加強國家整體的韌性。
爲全面地制定相關政策、提出科研方案和建設基礎設施等,政府早前已宣布會在今年出台零廢棄總藍圖。
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說,總藍圖會涵蓋我國最關注的三個垃圾源頭,那就是電子和食物垃圾,以及包括塑料在內的包裝垃圾。單是去年,國家環境局已就此咨詢了超過250家公司。
她透露,政府會在今年提呈“可持續資源法案”(Resource Sustainability Bill)來制定有關管理三大垃圾源的法令。
最終報告料下半年出爐
有關咨詢已進入尾聲,公衆即日起可上民情聯系組網站提出看法。當局也會在下個月跟非政府組織零廢新加坡和LepakInSG一起舉行小組討論,最終報告預計下半年出爐。
環境及水源部去年宣布,環境局會落實一套電子垃圾管理系統,通過推行“制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簡稱EPR),規定電子産品制造及進口商回收和妥善處置電子垃圾。
EPR將在2021年生效,許連碹昨天公布細節。延伸責任的重點之一是委任一個“制造商責任機構”(Producer Responsibility Organisation),由它代其他廠商執行電子垃圾的回收和再循環工作。
她說,當局聽取業者的意見後決定委派一個代表機構,以便取得經濟效益。這個機構所需的運作費用由消費電子産品制造商承擔,不過小型制造商可豁免。
負責機構得按照環境局設下的標准每年回收一定比率的産品,首三年過渡期後若無法達標,當局可向它開罰。
此外,零售商必須爲消費者提供一對一回收服務,譬如公衆購買新冰箱,零售商得免費回收原有的冰箱。零售店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商家,也得在店裏設置回收處。
電動代步工具也須回收
受EPR管制産品種類包括資訊通信器材、電池、電燈、太陽能板和大型家電産品。
由于電動代步工具越來越普及,當局估計往後會有更多人丟棄這類産品,因此許連碹說,電動代步工具如電動腳踏車、踏板車等會被歸入受監管的大型家電類産品中。
至于包裝垃圾,環境局會按計劃在2020年實施産品包裝呈報框架。當局目前正在探討,要在2025年前把EPR推廣到包裝垃圾。食物垃圾方面,政府制定了新措施,促進廚余分類和提高廚余再循環。
另一方面,2020年起除了酒店和購物中心外,環境局規定工業建築和博覽中心也須收集垃圾相關資料,並從2021年開始提呈報告,以提高垃圾再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