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工智能專家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將趨向與人類有更多互動交流,但這意味著有更多問題須防範和解決,包括如何確保這些新科技系統具備人類意識,且不帶偏見。
于2016年至2018年擔任國際人工智能協會會長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蘇巴拉奧(Subbarao Kambhampati),昨天受邀到新加坡管理大學開講。
他說,一般人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科技的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想借助它提升工作生活的品質並從中受惠,另一方面卻擔心它取代工作等問題。
隨著AI的普及化,AI系統必須做到能和人類用戶“相輔相成”,因此下來須側重于“人類意識”,也就是得加入人類情感和社會智能,包括“在特定情況時,給用戶正確的情緒反應”。
“但其中一個得注意的是AI系統是根據用戶輸入的數據資料來學習,因此得確保數據是全面、而非偏向任何一方,以免系統帶有偏見。”
他舉例,有研究顯示某個自動駕駛車公司的系統無法很好地辨認皮膚偏暗褐色者,可能危及包括他自己的行人。“此外,醫療護理數據可能以當地人數最多的種族爲主,但這可能導致AI系統無法很好地照顧到其他族群。”
蘇巴拉奧也說,盡管AI科技開創了許多可能,但它被攻擊的可能也大幅增加。
“例如目前已有方式可騙過一些能辨認圖像的AI系統,雖然用戶一眼就看得出圖像的物品,但系統反而被誤導而認錯物品。試想想,自動駕駛車如果把停車指示‘看成’加速指示,禍害會很大。另有AI系統可制造出神似真人臉孔的圖像,這意味著人們可制造假身份。用假聲音配真視頻也是略有所聞的。”
他最後說道:“但我還是覺得AI有非常多廣泛的用途,只是要當心。”
其中一個得注意的是AI系統是根據用戶輸入的數據資料來學習,因此得確保數據是全面、而非偏向任何一方,以免系統帶有偏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蘇巴拉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