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宗教國
從700年代開始,並持續了1000多年,教宗對歐洲人民,特別是意大利人民施加了世俗和宗教影響。對于生活在教皇國中的人們,無論其宗教信仰如何,教皇都是他們的世俗主。但是,教皇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各州在很大程度上由擁有自己領土的獨立王子控制。在大多數情況下,教皇國作爲保護教皇的機制而存在。
在文藝複興時期,教皇國的影響力確實開始增長,特別是在1503年至1513年被昵稱爲戰士教皇的尤利烏斯二世教皇統治之後。在1800年代,教皇國成爲一個越來越老派和落後的國家拒絕接受當時席卷歐洲的許多自由和社會改革。到1870年,教皇國是歐洲唯一仍在繼續制造小男孩Castrati的做法,該方法是在青春期之前before割小男孩,以便保留男高音。
在拿破侖戰爭之後的幾年裏,意大利的民族主義得到了發展,到1860年代,幾乎沒有意大利人反對撒丁島王國,當時該國進行了一場軍事運動以統一半島。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于1861年宣布羅馬爲首都,但法國守衛保護該城市,使他們無法征服它。在普法戰爭爆發時,該駐軍被召回,這座城市與1870年被征服。盡管不是投降,但羅馬教皇將自己隔離在梵蒂岡之內,曆屆意大利領導人都拒絕征服它。1929年的拉特蘭條約終于解決了這一僵局,該條約正式廢除了教皇國,意大利承認了梵蒂岡城邦。
2 東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美國和蘇聯同意將德國和柏林分開。最初,這意味著德國被劃分爲蘇維埃,美國,英國和法國地區,但1947年英美地區合並。法國于1949年同意讓其地區加入英美地區,以及聯邦共和國德國成立。
那年晚些時候,蘇聯將其地區的控制權交給了德國共産黨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西方被稱爲東德)誕生了。早期,執政的德國共産黨經常違反莫斯科決定的政策。這引起了蘇維埃領導人的關注,因此該黨的溫和派成員被清除了。從那時起,東德就是一個徹底的共産黨-有時甚至超過了莫斯科政府。令人震驚的是,東德在1980年代拒絕接受戈爾巴喬夫的自由化政策,一直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統路線,直到最後。
東德的社會受到高度控制。東德實行嚴格的審查制度,而馬克思列甯主義是學校的必修課。盡管失業和無家可歸的人很少,娛樂,保健等國家資助的福利負擔得起,甚至不能完全免費,但對日常自由和低收入差距的限制導致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逃到西部。這種“人才流失”變得如此之嚴重,以至于它是建造柏林牆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東德邊境受到了嚴密的監視。
在民衆的抵抗迫使共産黨政府允許舉行選舉之前,東德與西方保持了近30年的隔離。自1932年以來,東德首次進行了真正的自由選舉。1990年,親統一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了勝利的聯盟。該國正式解散,不久後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結束了東德。
3 愛奧尼亞群島的美國
愛奧尼亞群島的美國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它在希臘曆史上很重要,因爲它于1815年創建時,是400年來任何希臘人第一次統治自己。
愛奧尼亞群島的獨立性可以追溯到1800年,當時在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建立了半獨立的隔的共和國。群島于1807年被法國人占領,然後在拿破侖戰爭結束時于1815年成爲英國的保護國。從技術上講,這些島嶼是聯合王國的衛星,但它們是自治的,擁有自己的參議院。參議院由共和國七個島嶼中每個島嶼的當選代表組成。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這些島嶼的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同時在新的發電廠,宮殿,渡槽和大學附近修建了新的公路網,其中大部分與島合並後被拆除或失修。
盡管在1848年歐洲動亂期間發生了一次反英國騷亂,但愛奧尼亞群島與英國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積極的。1864年,隨著新希臘國王的加冕,英國人渴望加強他的統治,並將群島割讓給他,從而結束了共和國的曆史。
4 西西裏王國
從中世紀早期到1860年,兩個西西裏王國以各種形式存在,有時是一個王國,有時又是兩個王國-西西裏島和那不勒斯。[9]在它的大部分曆史中,它與西班牙和阿拉貢的皇室家族息息相關,後者經常將王國交給其繼承人或近親。西西裏島和那不勒斯兩個王國于1816年正式成爲斐迪南一世時期的兩個西西裏王國,在拿破侖統治下短暫地成爲帕特納奧比安共和國之後,正式合並。
在其大部分生存時間中,兩個西西裏人是一個農業密集的國家,教會在其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占該國總土地的一半。該國的工業部門確實正在蓬勃發展,特別是在武器制造和加工食品領域。意大利統一來臨時,重創了兩個西西裏島:北部移民和新政府的忽視共同導致了工業發展的廣泛崩潰。
波旁王朝絕對的君主風範從來沒有流行過,在西西裏獨立一年以上的1800年至1848年之間,有三次針對君主的民衆起義。它采用了先進的憲法,進行了重大的自由主義改革,並制定了統一的意大利計劃,這暗示了1860年發生的事情,當時加裏波第和他的志願者從撒丁島入侵並在英國的幫助下征服了該國。兩個西西裏人于1861年被新的意大利王國吸收。盡管曆史相對較短,但它還是許多首創者的故鄉,包括意大利的第一條鐵路,世界上的第一座火山觀測台以及歐洲大陸的第一座吊橋。
5 奧斯曼帝國
在奧斯曼帝國是人類曆史上壽命最長的帝國之一。它最初由1300年代的半遊動突厥人組成,在整個1600年代和1700年代統治著中東,北非和東南歐。它的軍隊甚至到達了奧地利維也納的大門。然而,到了20世紀初,在個人教育和民族認同不斷提高的時代,它已經過度擴張,過時並且努力控制其數百個族裔。
自1800年代以來,帝國一直在努力跟上全球其他大國的步伐,但是卻能夠依靠其強大的聯盟來維持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在法國和英國的支持下,帝國在1850年代的克裏米亞戰爭中擊敗了俄羅斯。但是,到1900年,該國在外交上是孤立的,非常脆弱。它把目光投向了新的德國國家,該國非常強大,但同樣處于孤立狀態,以形成可以抵禦三重協約國的新集團。這個集團被稱爲中央大國。
不幸的是,這兩個主要派系在1914年陷入戰爭,到1918年,奧斯曼帝國知道他們處于失敗的一面。帝國還在阿拉伯的叛亂和抵抗中掙紮,並采取種族清洗亞美尼亞和希臘地區的方式來鎮壓抵抗。直到1909年,該國才經曆了重大的民主改革,看上去將使該國煥發青春。到1918年,一切幾乎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同盟國對帝國進行了正式劃分,使帝國以現代土耳其爲中心,領土大大縮小。死亡打擊來自土耳其內部,因爲年輕的土耳其人運動將蘇丹國趕出並宣布土耳其爲世俗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