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醫學組織旗下的亞曆山大醫院首席醫生(住院康複護理服務)周瑜斐指出,開展機械骨架臨床試驗是要有系統地收集證據,以評估科技複健和傳統複健法之間的效果差異,並希望能擴大這類科技複健方法的使用,讓病患出院後能在社區醫療機構等地點繼續複健。
因中風或脊椎受傷等原因導致行動不便者,只要在複健時穿上一套“機械骨架”,就能重新找回“腳踏實地”的感覺,並有望逐漸恢複行走能力。
機械骨架(bionic exoskeletons)是一套可穿戴在身上的複健裝備,主要協助行動不便者模擬正常的走路姿勢,爲患者髋部和膝蓋提供助力。
物理治療師可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調整機械骨架的預定設置;這套裝備也能通過智能感應器,跟隨患者的重力和走路的方式做出改變,協助患者站立、行走和轉身。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ational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簡稱NUHS)將領導這個亞洲首個機械骨架的臨床試驗,以研究該科技對使用者所産生的效用,同時評估它普遍運用于複健護理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
這項名爲“淡馬錫基金會—iMove”的研究項目由國大醫學組織、淡馬錫基金會,以及“拓新基金會”(Trailblazer Foundation)聯手推出,爲期兩年,預計招募400名行動不便者加入。國大醫學組織旗下的亞曆山大醫院、職總保健合作社、聖路加樂齡關懷、聖路加醫院,以及中風康複者援助站(Stroke Support Station)將參與這個臨床試驗。
亞曆山大醫院首席醫生(住院康複護理服務)周瑜斐受訪時指出,機械骨架技術並非本地獨有,但開展機械骨架臨床試驗的目的,是要有系統地收集證據,以評估科技複健和傳統複健法之間的效果差異。
她說:“我們希望通過這項研究,探討是否能擴大這類科技複健方法的使用。因爲以前只有設備齊全的大醫院才擁有這些科技設備,我們希望社區醫院、療養院或日間複健中心都能受惠于這類技術,讓病患在出院後能在社區醫療機構等醫院以外的地點繼續複健。”
可助患者更好控制行走姿勢和節奏
目前,本地有12名物理治療師有資格協助患者進行機械骨架的複健。
聖路加醫院物理治療師葉添榮指出,機械骨架能協助病患在20分鍾的步態訓練中,達到平均500步的強度,而傳統的物理治療訓練步數最多只有100步。
他說:“傳統物理治療比較耗人力,特別是身形較壯的病患,需要好幾名治療師攙扶和支撐練習行走,可是人多了有時會讓患者的步伐不一致。患者穿上機械骨架後,一般只需兩名治療師負責,患者行走時也能更好地控制姿勢和節奏,更有效率。”
機械骨架也能在治療期間提供即時反饋,讓治療師能及時調整複健方案。
過去10年,本地每年的中風新病例從5500起增至7400起,相當于每天約20起。據估計,通過醫院或社區護理,這類機械複健方法可讓約兩成患者受惠。
另外,超過65%的中風幸存者面對行走能力受損的問題,約三成則有長期的身體機能缺陷。
國大醫學組織昨天也成立了全國先進複健科技特別興趣小組(Advance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Special Interest Group,簡稱ARTSIG),結合複健醫學專業的醫生、護理師、工程師、護士和護理團隊,分享最佳複健方案、交換想法,以及在複健科技領域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