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局發言人指出,食品局會嚴肅對待不謹慎處理食材的業者,業者必須確保食品衛生標准,如妥當地存放生的食材。若發現任何食物衛生漏洞,食品局會毫不猶豫地采取執法行動。
在批准範圍以外的地方處理食物,或是任由食材留在店外,當局從前年至今年3月期間,針對這樣的違例情況采取了超過130次執法行動。
新加坡食品局(SFA)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強調,食品安全是業者應共同擔起的責任,因爲食品可能在食品鏈的任何一個環節受到汙染。
發言人說:“食品局會繼續保持警惕,確保監管措施到位,並得到適當執行,食品行業和消費者也必須發揮各自的作用。公衆若發現行爲不當的餐飲業者,可到食品局網站通報。”
根據衛生部資料顯示,截至本月11日,今年首19周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已達797起,比去年同期的534起多了近五成。
本地近期發生好幾起熟食攤和食材供應商沒有妥當安置新鮮食材的案例,招來老鼠和鳥群汙染了食材,引發公衆對食材衛生的擔憂。
食品局發言人指出,食品局會嚴肅對待不謹慎處理食材的業者,業者必須確保食品衛生標准,如妥當地存放生的食材。若發現任何食物衛生漏洞,食品局會毫不猶豫地采取執法行動。
雖然當局沒有進一步說明對這130多起案例采取了哪些執法措施,不過根據環境公共衛生法(食品衛生),初犯者將面對最高1萬元罰款的處分。
隸屬環境及水源部的食品局從今年4月1日開始,正式負責監管我國食品安全和供應保障。
隨著食品局成立,其前身農糧獸醫局(AVA)正式走入曆史。之前由農糧局、國家環境局和衛生科學局分別監管的食品相關工作,統一交由食品局負責;農糧局原本負責的非食用植物和動物相關的監管則轉交國家公園局。
據之前報道,環境局去年全年對本地食肆進行了約7萬7000次稽查工作,其中也包括突擊檢查。
受訪的餐飲業者均表示,保證食材衛生也講究攤販和供應商之間的默契和合作,主要是雙方都先要有食物衛生意識,再緊密配合避免送貨過程中出現疏漏。
本地規模最大的小販中心牛車水大廈巴刹正進行翻新,其商聯會主席林玉銘表示,有206個攤位的二樓熟食中心確有群鳥啄食的情況,因此裝修後的熟食中心四周將裝有防護網,防止鳥兒飛入。
林玉銘說:“有些經營早餐的攤位,貨物早在半夜就送來。和供應商交情好的攤主會給對方一套鎖匙,讓他直接把生食放入攤位內的冰櫥。”
西海岸路第726座巴刹與熟食中心小販商聯會副會長王炳順指出,由于以前發生過半夜送來的食材被偷走的案件,小販中心60個攤位大多要求供應商在攤位有人,即清晨5時至6時才送貨。送來的生食一般放入冰櫥保鮮,或直接加工出售。
他說:“就算有半夜送貨的,一般也是送蔬菜類。供應商會有意識地將食材包裝好,並用籃子蓋起來。”
旗下有15家咖啡店的金山嶺美食中心主席洪鼎良,關注近來有關飲食業者處理生食不當的新聞,並複印報道分發給攤主,提醒他們注意。
他說:“我們的咖啡店早上6點開門,攤主會和供應商講明,最早只能在開門前半小時送貨,送來的生肉會用塑料袋包緊,避免生肉外露。攤主最好與供應商協調好送貨時間,溝通很重要。”
一名要求匿名的生肉進口與供應商告訴本報:“有關當局要求的是要用冷凍食品隔熱箱(insulated box)放置貨品,保持溫度。但實際行內的做法是拿攤位的鎖匙,直接放肉進冰櫥。如果實在要放攤位外,至少要放入桶或箱內,並且密封好。”
環境局有指導原則 助業者處理新鮮食材
國家環境局曾制定一套針對食材儲藏的指導原則,協助餐飲業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冰箱和冰櫃內放置新鮮食材。
指導原則內容包括冷藏食品應該存放在4攝氏度或以下的地點,冷凍食品則應維持在零下18攝氏度或更低的環境內;在運送冷藏冷凍食品或食材前,負責員工應在裝載貨物前預先調好貨車冷櫃的溫度,同時避免貨物超載,以確保貨櫃內有良好的冷空氣循環;在放置食品食材時,員工也應把貨物蓋好,並避免把它們放在地上或靠牆。
這些指導原則現可在新加坡食品局網站上找到。
爲進一步提升餐飲業的整體衛生水平,政府將從明年底開始,落實一套將業者過往衛生記錄也考慮在內的飲食衛生認證標准。這意味著,已實行20多年的ABCD級衛生分級制度將走入曆史。
食品局強調,食品業者必須對其場所的衛生標准負起更大責任,該局也將在必要時加強監管和懲罰力度。
《聯合早報》曾報道,政府正著手加強本地餐飲業的監管框架,凡涉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業者將面對更重的懲罰——除了提高銷案罰款額,出現嚴重食品衛生疏失的業者將被控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