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生意的,一捆可能要綁20個粽子以上,煮了以後棉繩是承受不住這個重量的,如果是自己在家少量制作就可以。”
牛車水大廈巴刹和熟食中心的老夫子肉粽攤販黃阿玲(60歲)說,由于棉繩很細,而且會吸水,在煮完後拉起來不僅變得很重,還很容易斷開,用粗的尼龍繩就能避免這些問題。
芳林巴刹與熟食中心的香記肉粽攤販林辰忠(65歲)也說,他家的粽子從父親那一代開始,至今已賣了50多年,一直以來都是用尼龍繩來綁粽子,從未出現任何食品問題。他認爲,如果這種做法不妥的話,政府一定會禁止。
研究結果表明,由于繩子和粽子的餡料之間沒有直接的接觸,所以粽子在煮熟的過程中,從塑料繩中吸收的化學物質濃度很低。另外,粽子通常是在大量的水中煮熟,這會進一步稀釋原本就已經很少量的化學物質,因此進食以塑料繩捆紮的粽子,食品安全風險低。
食品局發言人指出,當局曾針對公衆的疑慮,對本地不同制造商的塑料繩、棉繩及粽子都進行化學汙染物的檢測,以評估粽子在煮熟後的食用安全性。
香記肉粽攤同樣每個肉粽賣5至6元。林辰忠說,最熱銷的通常是包鹹蛋黃、三層肉或瘦肉的粽子。他說,豬肉、冬菇、栗子等材料平均漲約兩三成,今年的營業額也沒以往好。“不過,這不代表顧客少,或是生意變差,而是因爲攤位的老員工都退休了,粽子的制作數量也逐年減少。”
業者:原料漲價人手短缺 端午節肉粽行情比去年差
專家:化學物劑量不足以影響健康
專門研究微塑料和纖維材料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副教授瓦利亞維蒂爾(Suresh Valiyaveettil)說,塑料如尼龍或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在高溫的水中會降解,並釋放出有害物質,而沸水中的化學物質的確有可能被粽子所吸收。
記者在四馬路巴刹和熟食中心訪問了到那裏買粽葉和水草繩的顧客張延媛(35歲,美容師)。她說,幾天前在家附近的巴刹買了一個售價11元的鹹肉粽來吃,雖然比一般的粽子大,但是味道卻令人失望。”所以我打算自己買材料回家包粽子,粽葉的價格大約是100片5元,比起去年貴約2元。”
另一方面,業者反映今年端午節的肉粽行情比去年差,除了原材料如豬肉、冬菇、鴨蛋、栗子等通通漲價以外,還面臨人手短缺、人工昂貴的問題。
《聯合早報》記者上星期四(6月15日)走訪牛車水及四馬路的巴刹和熟食中心,發現近八成售賣粽子的攤販都使用塑料繩,比如尼龍繩,來綁粽子。
老夫子肉粽攤銷量最好的娘惹粽和肉粽價格介于5.50至6元,爲了節省人工成本,以控制粽子的售價,老板黃阿玲堅持整個制作過程都親力親爲。她認爲,今年生意沒有以往好,而且原材料通通漲價,就連粽葉也貴了不少。“如果用質量比較好、煮起來更香的竹葉,價格比普通的油葉還要貴10%。”
端午節將至,本地市面上售賣的粽子,不少是用塑料繩捆綁的,比如尼龍繩。專家稱塑料在高溫下會釋放出有害物質,不過適量食用粽子的話,並不會危害健康。
不過,他指出,這些化學物的劑量並不足以影響人體的健康。“一個人必須連續三到四個月,每天吃十個以上用塑料繩捆綁的粽子,才會在體內累積足量的化學物質,引發癌症或腦損傷,所以不必過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