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昨晚爲淡馬錫店屋主持開幕儀式致辭時,提到要以新穎、更好的方式去改善社會,就得有創新思維的必要。
任何行善和改善社會、有助國家社會取得永續發展的方式都須要注入創新思維,才能爲社會帶來更大和深遠的影響力。
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昨晚(6月3日)爲淡馬錫店屋(Temasek Shophouse)主持開幕儀式致辭時,提到要以新穎、更好的方式去改善社會,就得有創新思維的必要。
他說,創新也是推動社會改變,包括國家的可持續性發展,以及改善社會服務和公益活動等方面的要素之一。
尚達曼舉例,在增進國家和環境的永續發展方面,若沒有創新方式吸引企業和人們去改變習慣或態度,政府或許最終得采納較激烈的政策來達到目標,例如推行更高的碳稅或其他措施。
行善模式要求新求變 多做各種嘗試
同樣,行善作爲一種改善社會的方式,也需要創新思維,才能讓善款和善行發揮更持久和更大的影響力。
數據顯示,政府自2009年推出250%的個人捐款扣稅優惠措施後,本地慈善組織收到的可扣稅善款已從當年的6億9000萬元,在前年增至超過10億元。
尚達曼說,即便如此,行善模式也要求新求變、多做各種嘗試,例如目前有些組織專注在支持社會企業的發展,有些則專注在學前教育等。
“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強化組織的能力,而淡馬錫店屋的其中一個志願就是支持慈善事業在這方面的工作。”
根據淡馬錫店屋提供的資料,它會和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合力支持一項爲慈善組織提供咨詢的計劃,幫助慈善組織提高效率以及強化監管等。
本月起,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旗下的非盈利領袖中心,以及新加坡特許秘書協會以預約的方式,爲這些組織提供免費的咨詢服務。
創新也能協助發展中國家在可持續發展和增長之間做出更好的平衡與取舍。尚達曼說,要在維持可持續性和取得增長之間做個取舍,許多發展中的國家必定會選擇增長。我們需要做更大規模的創新來降低可持續發展的成本,例如減低較清潔能源的成本,協助減少發展中國家得在可持續發展和增長之間做取舍。
淡馬錫店屋這排建于1928年的戰前舊店屋,是由五間店屋組成,位于多美歌地鐵站附近,隔鄰緊貼著麥唐納大廈(MacDonald House)這座受保留的曆史建築物。
店屋的共享空間可讓社會企業租用;淡馬錫也首次把旗下三個慈善機構,也就是淡馬錫信托基金、淡馬錫基金會和亞洲盡責治理研究院(Stewardship Asia Centre)齊聚一堂。
昨天出席開幕儀式的還有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何晶、淡馬錫控股主席林文興,以及淡馬錫信托基金主席丹那巴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