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裏每個班級學生衆多,即便是班級主任,要留意和察覺學生情緒上的變化或許不容易。
對花菲衛理中學的教師許玮珊來說,這時學校每個班級的兩名學生互助領袖(Peer Support Leaders)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指出,他們可以更近距離觀察同學是否因壓力太大或面臨問題而有異樣行爲,並在必要時“拉警報”,即時通知老師。
許玮珊(32歲)是花菲衛理中學的高年級主任,也是學校學生互助團隊負責老師。自2016年教育部在四所學校推出學生互助試驗計劃後,據許玮珊透露,目前幾乎所有學校都以類似模式,組織學生團隊,讓學生領袖也負責照顧其他同學的心理健康。
這也意味著,面對問題的學生除了找教師或輔導員之外,也多一個求助管道。
根據新加坡援人協會(Samaritans of Singapore)星期二公布的最新報告,本地去年有22名年齡介于10歲至19歲的青少年自殺,創曆年新高。由于這些青少年大部分時間可能在學校度過,報告所揭露的自殺趨勢也讓本地學校是否投入足夠資源,照顧學生的心理狀況,成爲關注點。
教育部和家庭及社會發展部昨天發聲明,列舉兩個部門爲照顧學生情緒與精神健康采取的各項措施,也解釋學校如何在防止青少年輕生方面,建立更包容的環境和更強的支持網絡,包括每所學校都有專業的輔導員。學校也與家長展開更緊密的合作。
此外,這次報告點出在10歲至19歲青少年自殺的22人中,男性占19人,男生心理健康因此受到關注。教育部發言人指出,因性別差異,男女學生可能面對不同問題,而學校人員能根據不同性別所需,給予更特定的援助。
許玮珊受訪時指出,像學校裏每個班級的兩名學生互助領袖,也會是一男一女。她說,這些互助領袖有機會接受培訓,也懂得在同學情緒反常或行爲有異樣時,采取適當措施,盡可能阻止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