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力示威事件不斷,大財團最近紛紛在報章上刊登“反暴力”廣告。在當前的形勢下,大財團若不選邊站,可能會被北京政府視爲同情示威者,這將影響他們在中國大陸以及香港特區的商業利益。香港的英資財團更是處于風口浪尖上。不久前,國泰航空公司職員在機場參與示威,引起北京極大的不滿,最終國泰航空的英籍行政總裁引咎辭職。
國泰航空是英資財團太古(Swire Group)旗下的公司。太古、怡和(Jardine)、和記(Hutchison Whampoa)以及會德豐(Wheelock)號稱香港英資四大洋行,在英國統治香港期間,控制了香港的經濟命脈。不過,和記已落入李嘉誠家族手中,而會德豐則由包玉剛家族擁有。目前剩下的英資財團是太古以及怡和,其中以怡和的曆史最悠久,規模也最大。
怡和系六公司在本地交易
早在1832年,怡和洋行在廣州成立,主要經營一般對華貿易,其後取代東印度公司販賣鴉片。在1842年,英國政府在怡和的遊說下,派軍艦到中國追討遭滿清政府銷毀的2萬箱(1400噸)鴉片,這便是曆史上記載的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或許由于這個曆史因素,中英兩國在1984年就香港回歸中國展開談判之際,怡和集團遷冊到百慕達。在1994年底,怡和集團從香港股市退市,轉到新加坡上市。
目前,在本地股市交易的怡和系公司共有六家。它們是:怡和控股(Jardine Matheson)、怡和策略(Jardine Strategic)、香港置地(Hongkong Land)、怡和合發(Jardine Cycle and Carriage)、牛奶國際(Dairy Farm)以及文華東方(Mandarin Oriental)。除了怡和合發以新元交易之外,其他股以美元交易。
怡和控股和怡和策略交叉持股,怡和控股持有怡和策略84%股權,而怡和策略則持有怡和控股58%股權。另一方面,怡和策略是控股公司,控制香港置地(50%)、怡和合發(75%)、牛奶國際(78%)以及文華東方(78%)。這個股權布局,主要是防止控制權落入他人手中。
除了文華東方,上述五家公司都是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成份股,因此怡和系的股價牽動本地的股市。
今年以來,怡和系旗下公司的股價全面倒退,怡和控股跌了22%、香港置地失去12%,而文華東方下降28%。香港的局勢以及美中貿易戰爲怡和系的公司帶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不過這家老牌集團持有不少優質的資産,其價值有待釋放。此外,怡和集團的追隨者以機構投資者爲主。因此,怡和系旗下公司的股價若繼續下跌,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價值投資者。
以香港置地爲例,它在香港、新加坡、北京以及雅加達擁有及管理超過85萬平方米的甲級辦公樓以及零售商場。其中,它在香港中環擁有12棟緊相毗鄰的甲級辦公樓以及零售商場,總面積達45萬平方米。在新加坡,它也在中央商業區擁有商業房地産,並通過子公司MCL地産發展私宅項目。在中國大陸,除了商業房地産,它也與中資公司合作發展多個私宅項目。在最近公布的半年業績,公司的盈利主要來自香港與中國大陸。
香港置地每股淨資産是16.50美元,最後閉市價5.57美元。換句話說,它的市賬率(P/B)只有0.34倍。以目前的股價,它的股息收益率接近4%。
鐵索連舟股權布局 無法擺脫企業狙擊風險
盡管怡和集團設計了鐵索連舟的股權布局,但它還是無法擺脫企業狙擊的風險。1988年,由李嘉誠領軍的香港華資財團宣布持有香港置地8%股權,並表示有意全面收購。最終,怡和集團答應買下華資集團持有的香港置地股權,而華資集團則承諾在七年內不持有怡和集團任何上市公司的股權。
怡和集團的股權結構,成功地抵禦香港華資集團的狙擊。然而,香港的局勢是否會促使中資企業更積極入股香港的英資財團,包括怡和集團?目前,中國國航持有國泰航空29.9%股權,僅次于太古而成爲第二大股東。另一方面,平安保險持有彙豐控股7.03%股權。怡和集團是英國統治香港遺留下來的符號,因此對中資財團或許更有吸引力。
中美貿易戰以及香港持續的暴力示威活動,令投資者擔心香港的商業房地産租金及租用率會受到沖擊,從而影響香港置地的業績。在怡和系中,香港置地曾是香港華資集團觊觎的目標。股價持續下跌,將可能招惹潛在的企業狙擊者。從股票投資者的角度而言,企業狙擊或股權爭奪戰有助于迫使企業釋放隱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