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年理事會行政總裁蔡大衛受訪時指出,本地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關注身邊的弱勢群體。青年理事會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2017年起展開了爲期六年的調查,初步結果顯示,互助精神、同情心、孝道這類展現社區精神的價值觀,普遍獲得高度重視。
越來越多本地年輕人投身義工行列,青年義工人數創下六年來的新高,過去一年內人數激增八成,達到2萬2000人。
青年義工增至2萬2000人
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顯示,團隊的會員人數自2014年創建以來穩健增長,從2014年的90人,增加至目前的2萬2000人。
2018年至2019年,團隊新增了1萬名會員,爲曆來最大的人數增幅。這些年輕義工年齡都不超過35歲,當中包括學生和年輕工作人士。
青年志願團隊隸屬全國青年理事會,是本地主要的青年義工機構,團隊會與各個社區夥伴合作,爲他們招募和配對青年義工。團隊中的青年領袖,也會組織國內外的義工活動。
全國青年理事會行政總裁蔡大衛受訪時指出,本地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關注身邊的弱勢群體。理事會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2017年起展開了爲期六年的調查,初步結果顯示,互助精神、同情心、孝道這類展現社區精神的價值觀,普遍獲得高度重視。
不過,他也指出,青年雖然有心幫助弱勢群體,但要在學業和工作之余抽空當義工,還要找到他們適合的義工活動並不容易。
積極建立平台 讓青年義工更易入門
“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和志願福利團體近年來積極爲青年建立一個平台,讓他們更容易找到入門方式,在感興趣的領域中嘗試當義工。青年可以在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的一站式網絡平台搜尋適合的義工活動,無須分別到不同的志願福利機構詢問。這個招募方式,取得不錯的成果。”
青年最關注的群體是年長者、弱勢兒童和外勞,這向來都是較熱門的義工服務領域。但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投身環境保育的義工服務。青年的加入可以爲志願福利團體注入新活力,也補足技能空缺。
蔡大衛指出,除了一般和年長者交友、爲弱勢兒童補習這類義工活動,不少志願福利團體也需要有人幫他們組織義工團隊、設計網站與社交媒體貼文,以及閱讀財務報告,而青年義工正好可以在這方面提供援助。
蔡大衛說:“目前青年志願團隊已經建立起不錯的規模,下來的目標不是擴充人數,而是讓會員都長期積極參與義工活動。”
過去五年內,青年志願團隊累積了120萬個小時的義工服務時間,爲3萬零500名受益者提供援助。
27歲的行政人員王書鋼和郭銘祺是青年志願團隊成員,他們在大學時期開始參與義工活動,畢業後也趁著周末空檔,爲年長者組織社區活動。
王書鋼說:“新加坡是個小國,我們只能靠自己爲社會做出改變。我們應該付諸行動,從細微的地方著手,一點一點地改變社會。”
郭銘祺說:“施比受更有福,我曾看到患有抑郁症的義工朋友,因爲當義工而找到新希望,我也在過程中更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海外當義工 不應抱“救世主”心態
青年到海外當義工時,不該抱著“救世主”心態。青年志願團隊因此調整青年遠征計劃的內容,讓青年除了到偏遠鄉村當義工,也到城市裏了解各國的發展。
通過義工體驗擴展視野
青年遠征計劃是最熱門的義工項目之一,過去三年,有1萬4000人在計劃下參與國外的義工活動。
從前,參與者一般會到印尼、柬埔寨、老撾等國家的落後鄉村當義工,通常會幫忙當地居民蓋房子或是到學校教書。
全國青年理事會行政總裁蔡大衛指出:“從前的模式可能會讓青年只看到其他國家落後的一面,局限了他們對區域的認識。我們也不希望青年抱著‘救世主’心態當義工,而是要真正通過義工體驗擴展視野。”
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因此從去年開始逐步調整青年遠征計劃的內容,除了到落後鄉村,參與者也會花幾天的時間到繁榮的城市裏和當地的私人與社會企業交流,從中了解這些國家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