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末,越南在蘇聯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下,占領柬埔寨並逼近泰國邊界。亞細安當時一致譴責越南,並借由外交手段試圖恢複柬埔寨的獨立,顯示了小國可通過合作,減弱或避免大國勢力對本區域的幹預。
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達爾吉星(Daljit Singh)昨天(9月16日)到報館舉行小型座談會,提出了上述觀點。他是“早報講堂:認識東南亞”系列第三講的主講嘉賓。
達爾吉星說,東南亞這個地區,由相對較小的國家組成,它們因擁有豐富的資源,無論是香料、礦物質或橡膠,曆來受到大國的觊觎。
隨著殖民者在二戰後撤出本區域,當時留下的權力真空,引發民族主義和共産主義之間的鬥爭。而在越南,共産主義勢力更是在曆經兩次印度支那戰爭後,贏得勝利,使得該國成爲東南亞唯一的共産主義國家。
但越南戰爭並不標志著鬥爭的結束。70年代,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和柬埔寨再次成爲大國代理人戰爭的場域。當時還未加入亞細安的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于1978年侵略柬埔寨,並逼近泰國邊界,更是引發亞細安的譴責。
達爾吉星說:“亞細安的論點很簡單。越南入侵另一個主權國家,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徑。倘若容許一個較強大的國家入侵和接管一個較弱小的國家,並安插傀儡政府,那這種事未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國家身上。
達爾吉星透露,他將在來臨的講座中深入闡述,新加坡和亞細安當年如何在聯合國和不結盟運動組織會議等平台采取外交手段,敦促越南撤退,並恢複柬埔寨的獨立。
“早報講堂:認識東南亞”系列共六講,每月舉行一場,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從曆史、宗教、政治等方面,引導出席者探討和思考與東南亞相關的議題。
第三講中,達爾吉星將分享越南和柬埔寨的冷戰經曆,帶領出席者了解這兩個國家如何應對外部勢力的幹預,並重新檢視上世紀90年代盛行的骨牌理論。
講座免費,以英語進行,但現場將提供同聲傳譯。本系列由終身學習學院協辦,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支持。
東南亞這個地區,由相對較小的國家組成,它們因擁有豐富的資源,無論是香料、礦物質或橡膠,曆來受到大國的觊觎。——達爾吉星
第三講:冷戰余音未了?——越南和柬埔寨的民族主義鬥爭
日期:10月3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7時30分至9時
地點:終身學習學院二樓講堂
報名網址:zblectures2019.sphevents.com.sg
講座以英語進行,現場將提供英中同聲傳譯。成功報名者將收到電郵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