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說,我國准備好向印度尼西亞提供撲滅林火的技術支援,不僅是因爲煙霾損害本地區人民的經濟與社會福祉,也會挫敗全球對抗氣候變化的努力。
馬善高昨早(9月18日)在法國巴黎銀行舉辦的第四屆“永續未來論壇”上發表演講指出,印尼四年前發生20年來最嚴重林火,産生近1千兆噸二氧化碳,而當年全世界因轉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的排量,也只有1.5千兆噸。換言之,林火産生的二氧化碳,抵消了當年全球一半以上的減排量。
他說,煙霾仍然籠罩新馬等地“突出了亞細安成員國之間加大決心與合作的需要,以實現2020年‘無煙霾亞細安’願景”。
相比氣候模型對全球氣候所作的預測,我國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馬善高說,這促使政府調整了永續發展的三大策略,即氣候適應力、資源彈性,以及經濟韌性。推出的措施包括利用科技擴大水資源來源、修繕基礎設施以提高應對海平面上升的能力、征收碳稅,以及使用天然氣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等。
企業及金融機構也應出力
馬善高說,“盡管有效的政府政策是實現和加快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關鍵,但私企須盡其所能,成爲有責任感的經濟增長推動力”,企業應明辨氣候變化對業務産生的長期影響與機遇,而不應被短期經濟效益所蒙蔽。
此外,金融機構也起著“推動氣候行動的核心作用”。馬善高認爲,金融界應多爲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資金與融資支持,並在投資框架中采用環境、社會和治理准則,以顯示“金融機構發出強烈信號,價值鏈中的利益相關者須認真對待氣候變化”。
我國政府也對可持續融資給予支持。例如,金融管理局自2017年起推出“綠色債券津貼計劃”協助公司減少發行綠色債券的成本,促進本地可持續投資。本地銀行今年4月起也停止向本區域新的煤炭發電廠提供融資。
馬善高說:“新加坡只占全球排放量的0.11%,也許無法爲對抗氣候變化帶來很多改變。但我們一樣致力于實現我們有雄心的氣候承諾,采取一系列全面措施,減少所有行業的排放。”
受邀爲論壇嘉賓的新西蘭前總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署長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也參與對談。她認爲,政府鼓勵行業走向循環經濟的生態轉型時,切勿遺忘從事低端行業的人群,而應幫助受影響群體提升技能,“要帶著他們一同轉型,給他們工作保障,對未來保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