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的沖突似乎讓人們忘卻了歐盟的大麻煩——英國。“英國脫歐”至今懸而未決,歐洲一體化的願景一再遭受挑戰,這在曆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08年6月12日,歐洲一體化進程也受到了一次重創,這和英國的鄰居愛爾蘭有關。當人們對2005年《歐洲憲法條約》在法國與荷蘭被拒記憶猶新之時,《裏斯本條約》(即《歐盟改革條約》)在愛爾蘭全民公投中被拒絕批准生效。
政治精英與公民參與
回首將近60年的歐洲一體化進程,諸如羅伯特·舒曼与康拉德·阿登纳这样的政治精英们主导了其发展。从欧盟的发展来看,似乎欧洲一体化仅仅需要这些政治领袖们的参与即可。然而,当1992年丹麥公投否決《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後,人們逐漸意識到歐洲的一體化進程更加需要歐洲公民的參與。從此,歐盟的民主缺陷成爲政治學者與公衆所關心的問題。2004年,在慶祝《歐洲憲法條約》簽署的儀式上,愛爾蘭前總理伯蒂·埃亨乐观地认为欧盟的政治制度足够达到欧洲公民们不断变化的期望。当时几乎所有的欧洲政治家都与埃亨一样,认为这部条约将很快被批准生效。但是,2005年法國與荷蘭在公投中以高票反對這部條約。爲了應對這一制憲危機,歐盟在2007年推出了《裏斯本條約》。然而,由于愛爾蘭公投拒絕批准條約生效,歐盟再一次陷入危機。這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其實反映的是歐盟政治體制與機構設置中民主缺陷,而這些民主缺陷正在逐步地危害著歐盟的一體化進程。
民主缺陷
什麽是歐盟的民主缺陷?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人們根據自己的不同立場以及不同的喜好而給出不用的答案。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政治學界對于民主缺陷漸漸地傾向于達成某種共識。雖然這一共識不斷遭受挑戰,其仍然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基于這一共識,歐盟的民主缺陷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首先,也是最主要要的,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行政權力的增強與成員國議會控制力的下降。在成員國的政治體制中,選民們通過議會使各自的政府對其負責,議會則可以組建與解散內閣,並監督政府部長們的行爲。反觀歐盟的機構設計,其決策過程由行政機構主導:例如有個成員國部長組成的歐盟理事會與成員國政府一致任命的歐盟委員會。這一機構制度的設計本身並沒有什麽問題。但是歐盟這些行政機構並不受到議會的控制。在歐盟這一層次,歐洲議會僅有一些立法修正的權力。而成員國議會也無法幹涉各自政府的部長們在布魯塞爾的言論與投票。布魯塞爾更像一個獨立的小王國,成員國政府在國內受到的憲政限制在歐盟幾乎都煙消雲散了。成員國議會被徹底排除在布魯塞爾的決策圈之外,而成員國政府則盡情地"享受"這一特權。
對應著上述缺陷,另一個缺陷是歐洲議會過于軟弱。歐洲議會在建立之初僅僅是一個咨詢機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歐洲議會的權力才得到大幅度地增長。雖然目前歐洲議會取得了不少權力,但其與歐盟理事會中的各國政府相比仍然是相對軟弱的。
盡管歐洲議會的權力不斷增加,但是至今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歐洲選舉"。在成員國國內選舉中,各個政黨都一致將歐洲事務排除出議事日程,而爲了國內問題進行選舉鬥爭。而歐洲議會選舉則是被政黨與媒體視爲國內選舉的再現。另外,參加歐洲議會選舉的人數持續走低。很明顯,國內選舉與歐洲議會選舉中缺乏歐洲元素,這意味著歐洲公民對歐盟議事日程中待議事務的觀點對歐盟相關政策的制定只有一定的間接影響。
即便歐洲選舉可行,歐盟還面臨著"距離感"的問題。歐盟不同于成員國國內的政治機構,所以歐盟公民們並不了解歐盟,也不會認爲這是一個民主化的政治機構,更加不會認可它。
除此之外,歐盟所制定的政策在逐步地背離歐洲公民的期望。這部分歸功于前面的這幾點缺陷。歐盟制訂的一些政策沒有得到許多甚至大部分成員國公民的支持與理解。各國政府可以在歐盟這個層面上大膽地采取一些無法在國內施行的政策。而這些政策在國內往往受限于議會、法院與利益集團的限制而無法實行,例如新自由主義特征的單一市場框架,貨幣聯盟,以及共同農業政策等。這些政策大都處于現有政治狀態下的右翼,因爲格外地被中左翼的社會民主派人士所關注。
前途漫漫
雖然歐盟存在著這樣與那樣的缺陷,但這一切卻並沒有使歐洲的政治家們垂頭喪氣。當政治學界還在激烈的對此進行辯論的時候,歐盟已經准備開始對愛爾蘭的公投失敗做出補救措施了。不過,歐盟的政治精英們這次面臨著更加困難的情況,如政治學界熱烈的討論不同,布魯塞爾的精英們需要更加謹慎與小心,因爲歐盟已經很難再接受一次失敗了。
該片文章原載于2008年6月25日荷蘭在線中文網,授權發布于今日頭條。作者Eric于1980年底在南京出生,2002年至2007年期間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與萊頓攻讀商業管理與荷蘭研究。2007年開始在荷蘭屯特大學管理與政府學院以及德國明斯特威斯特法倫威廉大學政治學院攻讀公共管理與政治學課程。主要方向爲歐洲民主制度與公民社會、歐洲一體化發展與國際關系理論、導彈防禦與地區安全等。
文章內容及看法僅代表作者本人供稿時的觀點,與荷蘭在線立場無關。關注荷蘭在線,了解更多深度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