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瑜 報道
受訪的本地銀行客戶約有61%對成爲虛擬銀行(virtual bank)的客戶表示感興趣。那些與銀行有不愉快經驗的客戶,倒向虛擬銀行的可能性更高。
美國數據庫軟件中心甲骨文(Oracle)與咨詢公司普華永道(PwC)針對數碼銀行和傳統銀行的發展前景進行了研究,包括客戶對銀行的信任、體驗、掌控權與應用平台的觀點。
報告顯示,相對新加坡,香港和馬來西亞分別有56%和74%的受訪客戶對虛擬銀行有興趣。
報告凸顯了一個現象,對數碼銀行有著濃厚興趣的人,年齡多數在40歲以下。就新加坡而言,年齡介于18歲至24歲以及年齡介于25歲至39歲的客戶,分別有73%和70%的受訪者表示對數碼銀行感興趣。相比之下,年齡在55歲以上的客戶中,只有45%表示感興趣。
雖然興趣高,但仍有約30%受訪的本地客戶表示不相信數碼銀行的財務情況是穩定的。這個比率與香港的33%和馬來西亞的25%相去不遠。此外,約有34%的客戶表示,因爲不信任虛擬銀行,對提供個人資料方面有所保留。這個數據與香港的38%和馬國的36%相近似。
根據報告,在整個區域內,客戶與銀行接觸時産生的“痛處”普遍存在,特別是在香港。在我國,約有71%的受訪客戶表示,曾與銀行有過問題或是不滿,該比率低于香港的82%,但高于馬來西亞的65%。不僅如此,跟銀行有過“痛點”接觸的本地客戶,選擇在虛擬銀行開戶頭的可能性翻倍。
報告指出,無論是顛覆領域的虛擬數碼銀行,或是目前的實體傳統銀行,都不能掉以輕心,更必須在四個關鍵點上加以改進。
首先,是建立並持續培養信任感,尤其是在數據的保密與安全,以及品牌的聲譽方面。其次,是提升客服體驗,縮小體驗與預期之間的落差,尤其是面對富裕男性群體的時候,選擇更適合該群體的方案與溝通方式。第三,是給予客戶更大的財務掌控權,提供個人化的咨詢與服務。最後,推介別具一格的電子商務平台及生活體驗相關的服務,例如健康、旅遊等以增加興趣。
這份報告采訪了約4500名來自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銀行客戶;本地受訪者共有150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