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今年5月13日在題爲《凱發背水一戰》一文中提及,對于3萬4000名凱發(Hyflux)優先股或永久證券持有人而言,不論債務重組結果如何,盡早有個了結有助于減緩投資損失的心理創傷。
事隔多月,凱發的債務重組還是懸而未決,生死未蔔。對于債券投資者而言,投資虧損固然令人心痛,但債務重組過程撲朔迷離,更令他們難以釋懷。
凱發在去年5月22日向高庭申請債務延期償付令,並在隔天從暫停交易轉爲停牌,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時間。債務延期償付令類似美國的破産保護法令,它讓公司在暫免債權人逼債的情況下進行債務重組,包括尋找“白武士”注資拯救。
同年10月18日,印尼三林集團以及Medco組成的財團,承諾注資5.3億元拯救凱發,其中4億元是換取重組後凱發的60%股權,另外1.3億元是股東貸款。當天的記者會洋溢著樂觀的氣氛,點燃了債券投資者的一線希望。
今年2月16日,凱發宣布重組計劃的詳情。持有總額9億元的永久證券和優先股的投資者,將獲得2700萬元現金和10.26%凱發股權。這相等于賠償額只有10.7%,令債券投資者感到沮喪。
在凱發尋求債權人批准重組計劃前夕,公用事業局指凱發違約,以零元接管後者的大泉水廠。與此同時,印尼財團也拂袖而去。公用事業局以及印尼財團都援引他們分別與凱發簽訂的協議條款,讓之前不明就裏的債券投資者感到震撼。債券投資者期望更高賠償率的美夢,頓成泡影。
接著,中東投資公司Utico表示有意注資4億元,其中1億元是股東貸款,以換取凱發88%的股權。Utico聲稱,它的注資計劃將給予債券投資者更高的賠償額。
不過,凱發並沒有對Utico的注資詳情作出評論,並聲稱它還在與其他不具名的潛在投資者接觸。Utico這個白武士,似乎對凱發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雙方遲遲無法簽訂有約束力的注資協議。
Utico較早時透露,雙方的主要爭議點是債務重組的顧問費。最終,它答應將原先設定的顧問費頂限從2500萬元上調至4000萬元。凱發的代表律師則表示,雙方對重組後的營運決策權存有分歧。雖然雙方後來已就這個問題達成共識,但凱發要求更多時間談商。與此同時,Utico聲稱,隨著時間的流逝,凱發的資産價值下跌,它計劃將股權注資額從3億元削減至2億元。
債務重組一波三折凱發債券投資者無奈
面對一波三折的債務重組以及混亂的信息流,凱發的債券投資者徒呼奈何。凱發已多次向高庭申請延長債務延期償付令,下一個截止日期是12月2日。且看高庭或銀行債權人是否會讓凱發有更多時間,尋找另一個白武士。
其實,在本地股市,有不少停牌更久而生死未蔔的上市公司,它們不僅折磨小投資者,也使新加坡交易所疲于奔命。
自2016年5月以來,新交所發布了《長期停牌公司報告》,以讓股東了解停牌公司的發展,尤其是那些已經很久沒有披露信息的公司。新交所與這些公司的董事、特別審計師、司法管理者或清盤者聯系,以了解這些公司在複牌工作上的進展,或是在公司即將除牌時爲小股東爭取脫手獻議(exit offer)。它坦言,由于無法聯系到一些公司的董事或是獲得他們的回應,這些工作消耗不少時間。
在今年6月發布的報告中,新交所列出了41家已停牌至少12個月的公司。其中,中國鴻星體育(China Hongxing Sports)由于賬目出了問題,自2011年2月停牌至今,已有八年多。在2018年3月,它將所有的資産折價賣給大股東以及前總裁吳榮照,而小股東在苦等七年後,每股只取回0.239分,也就是每1000股拿回2.39元。在脫售業務後,中國鴻星體育成爲空殼公司,並准備讓一家礦業公司通過反向收購,借殼上市。
有些停牌已久的公司沒有複牌的意願或希望,新交所就會勒令它們除牌,並在離場前給予小股東脫手獻議。但實際上,這些公司大多以沒有現金爲理由,拒絕提出分手費。有些公司的大股東或管理層甚至人間蒸發,新交所或公司董事無法聯絡上他們。
從小投資者的權益而言,公司停牌進行債務重組,凶多吉少。在賠償方面,他們排在最後,因此大多是分文不得。凱發的案例顯示,盡管受影響的投資者很多,但是債務重組的虛虛實實並非一般投資者所能掌握。債務重組拖得越久,公司消耗的重組開支越大,起死回生的機會越渺茫,而虛假的希望令投資者的傷口越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