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在按照人口年齡結構進行調整後,我國的每10萬人中風率從2011年的20.8人,減少至2017年的14.1人。中風作爲主要死因的概率也下降近三個百分點,從2011年的9%,降低至2017年的6.3%。
本地的中風率雖然有所提高,並有年輕化的趨勢,但最新研究卻顯示,本地中風死亡率近年來不斷下降,達到七年來的新低。
這主要是因爲各大醫院改善治療程序,加上公衆意識提高,讓病患更及時發現症狀,及早地獲得更有效的治療。
配合10月的世界預防中風日,一群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以及國大楊潞齡醫學院的研究員,針對本地中風患者死亡率進行分析,並在近日于《新加坡醫學專科學院學刊》(Annals Academy of Medicine)發表研究結果。
研究顯示,在按照人口年齡結構進行調整後,我國每10萬人的中風死亡率從2011年的20.8人,減少至2017年的14.1人。
把人口年齡結構進行標准化,是爲了排除因人口的年長者過多而導致死亡率無法跟其他國家對比。
中風作爲主要死因的概率也下降近三個百分點,從2011年的9%,減少至2017年的6.3%。截至去年,中風是本地第四大殺手,僅次于癌症、缺血性心髒病及肺炎。
研究員在報告中指出,這顯示本地在治療中風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病患如今大多在中風醫療單位接受治療,有專門的跨專科護理小組照料,可更及時地獲得複健治療,減低中風引起致命並發症的概率。
負責這項研究的國大醫院神經內科高級顧問醫生薛志雄副教授受訪時說:“本地成功降低中風的死亡率,顯示了只要攜手合作、妥善規劃,便可扭轉慢性疾病的自然發展規律。即便是像中風這類由多重因素引起,並且複雜的病症,仍能做到這點。”
病患若在中風後出現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只能通過“再灌注治療”(reperfusion)改善和扭轉損傷。但病患必須在出現症狀的四個半小時內接受治療,否則一旦細胞缺氧死亡,便難以恢複受損的神經功能。
近年來,隨著政府和各大醫院著力加強宣導,不少公衆能更及時地發現中風症狀、及早就醫接受治療,由此避免病情惡化導致死亡。
中風生存者人數上升 增加複健治療需求
不過,薛志雄也指出,隨著死亡率降低,本地中風生存者人數上升,對複健治療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
本地中風病患比其他發達國家來得年輕,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8歲,而病患的壽命已延長至78歲。我國也是亞洲中風概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即便獲得有效的治療,一些中風患者還是可能出現永久的身體損傷,包括行動不便、認知能力減弱、焦慮和抑郁。
除了短期的急症治療,一些患者也必須接受中長期護理,並接受複健治療,才能重新適應日常生活。
薛志雄認爲,本地迫切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強化中風方面的研究,以便深入了解爲什麽我國中風患者比西方來得年輕;同時探討如何制定更有效的措施,助國人預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