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乘客對生物識別認證的接受度小幅提高,將近一半希望能使用臉部或指紋等生物識別方式更快通關,同時省去隨身攜帶護照的麻煩。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今年4月至6月針對全球1萬零877名搭客展開調查,了解他們對航空業個別領域的喜好和滿意度。
參與調查的搭客中,約46%希望能在機場使用生物識別認證(biometric ID),比去年的45%微升一個百分點。不過也有超過三成(34%)受訪者希望能繼續使用護照,其余受訪者則沒有偏好。
另有三成受訪者希望能直接通過生物識別認證登機,省去使用登機牌的麻煩。
IATA希望借助“One ID”改善通關和登機體驗
IATA機場、乘客、貨運和保安高級副總裁尼克·加林(Nick Careen)于瑞士11日下午(新加坡前天晚上)在國際媒體簡報會上分享調查結果,並指協會希望通過“One ID”(單一身份證)計劃,改善搭客在機場通關和登機的體驗。
這項由IATA提倡的計劃,希望讓搭客從機場櫃台到登機口都不用出示護照或登機牌,只需使用單一的生物識別標識,以此提高身份識別的效率及安全性。
加林說:“采用生物識別技術能協助我們實現無紙化的目標,搭客只需憑一張臉就能輕易前往任何國家,個人資料也會非常安全。”
加林指出,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必須教育公衆,讓他們了解相關機構如何收集生物識別系統所須的資料,以及機構會如何確保這些資料的安全,防止被盜用。
全球多個國家的機場已采用或試用生物識別科技,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本月初也宣布會在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入境處試行兩種“刷眼刷臉”自動通關系統。
加林指出,個別機場應該簡化並統一認證過程,確保通關和登機過程更便利。IATA目前正同國際民航組織(ICAO)合作,制定“One ID”所需的數碼身份詳情。
創新科技不僅能改善通關和登機過程,也能加強機場的安檢過程。
加林指出,大多數機場目前采用的X光儀器只能探測到刀和槍等金屬物,不過近年來威脅航空業的危險物品也包括固體和液體炸彈等較難探測出的非金屬物。“機場應該盡快采納更先進的探測科技,這不僅能提高檢測效率,也能更快探測到炸彈等危險物品,減少機場人員需要搜身侵犯搭客隱私的情況。”
進入刷臉時代防堵隱私泄漏社論刊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