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點燈
新加坡理工大學四年前爲職能治療課程的學生,開辦了名爲社區導師的必修課。學生得在入學的第一年,
跟隨殘障者進行逛街、購買家用品、吃飯、通勤、運動等日常活動,從中觀察他們生活中面對的挑戰,以及他們應對挑戰的方式。
一般人能輕易跨越的小門檻,對殘障者而言,卻可能成爲他們與世隔絕的壁障。該如何協助殘障者勇敢走入社會?答案是,先走進他們的世界,透過他們的視角重新認識周遭的一切。
新加坡理工大學四年前爲職能治療課程的學生,開辦了名爲社區導師(Community Teachers)的必修課。
學生得在入學的第一年,跟隨殘障者進行逛街、購買家用品、吃飯、通勤、運動等日常活動,從中觀察他們生活中面對的挑戰,以及他們應對挑戰的方式。
孿生姐妹符璇恩和符璇惠(22歲)在過去的學期中,剛完成社區導師課程。短短三四次的出行體驗,令他們深刻地領悟到,買菜、煮飯、泡咖啡、沖涼,這些看似瑣碎的事,都可能嚴重打擊殘障者的自信。
姐姐符璇恩說:“這些被視爲理所當然的活動,其實是我們建構身份的一部分。例如,一名家庭主婦若無法獨立地買菜煮飯,她也頓時失去了自我。職能治療師的任務不只是幫助殘障者生理上的複健,而是要協助他們獨立自信地生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轉換視角,了解他們的日常活動和心理需求。”
殘障者身邊處處都是隱形的障礙,例如很多殘障者爲了避開人潮,都會選擇在非繁忙時段出門。一旦下雨,以輪椅代步的殘障者也將寸步難行。這些細節,妹妹符璇惠都看在眼裏。
但令她印象最深的不是殘障者面對的挑戰,而是他們勇敢面對的態度,在逆境中綻放的韌性。
符璇惠說:“我們時常把殘障者視爲弱者,但他們其實比許多人都要堅強。要坦然面對自己的處境,承受一些人異樣的眼光,需要的是一顆強大的內心。我們不應該以同情的眼光看他們,從心智上來說,他們才是真正的強者。”
同理而不是同情,這是姐妹倆訪談中多次強調的一句話。殘障者在社會中時常被視爲弱勢群體,也時常被下意識地看作是社會援助的接收者,而不是授予的那一方。
符璇恩首次跟隨社區導師出行時就顛覆這個誤區,也令她發現自己潛意識中,原來有這種先入爲主的觀念。
她說:“我和社區導師初次見面當天,發現鬧區中有許多乘坐輪椅的殘障者,這是很罕見的一幕。我後來發現,原來我的社區導師爲其他殘障者辦了籌款活動。我的導師也正常上下班,是社會上積極貢獻的一分子。”
本地3%人口
有某種程度殘障
SPD(前稱新加坡體障人士協會)網上數據顯示,本地人口中約3%患有某種程度的殘障。聯合國預計,隨著全球多國出現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殘障者人數料將隨之增加。
爲應對本地殘障者的需求,新加坡理工大學四年前開辦職能治療課程,每屆的收生人數從最初的58人,倍增至目前的110人,下來幾年內將持續增加至120人。
職能治療課程主任陳敏俐副教授指出,社區導師課程作爲一門必修課,旨在爲學生打下穩固的基礎,讓他們學會抛開成見,深入地觀察和分析殘障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她說:“這不是個獨立的課程,學生必須融彙貫通,把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帶回課堂,用在其他課程中,套用理論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學生必須先有第一手接觸,才能從殘障者的角度出發,鮮活地運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