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研究預測我國疫情可能在6月28日結束,但國人不應抱著疫情即將結束的心態,提前慶祝,而是要保持警惕。這是因爲,每一起無關聯病例都可能形成感染群,引發新一波疫情。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數據驅動創新實驗室近日提取各國的總確診人數,繪制流行病曲線,並預測我國疫情可能在6月28日結束。
對此,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昨天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說,由于該研究采用總確診人數,未必能代表各國疫情暴發的實際情況,以新加坡爲例,宿舍客工和社區感染的疫情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迹。
盡管如此,麥錫威認爲,這類預測有助突顯“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我國而言,我們仍須留意,可能會有更多病例浮現,尤其是在客工宿舍。”
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也強調,無論是在新加坡或世界任何地方,都不能假定渡過了這一波疫情,到了六七月,世界便能擺脫冠病,生活恢複正常。
只要有無關聯病例浮現 意味著病毒仍在社區傳播
他指出,專家已經在擔心,全球可能迎來第二波疫情,而且這一波疫情很可能與流感季重合,比目前的疫情更具殺傷力。
因此,對抗冠病將是一場長期戰鬥。“我們可能得應對反複出現的一波波疫情。即使我們克服了今天這一波疫情,我們也必須保持警惕,並根據情況逐步放松或調整措施。”
黃循財強調,只要有一個隱匿的病例,就足以形成新感染群。衛生部長顔金勇也指出,目前仍有無關聯病例浮現,而每一起無關聯病例,都意味著病毒仍在社區內傳播。
他說,盡管社區感染病例在減少,但我國仍未走出困境,應專注于眼前的任務。這包括將社區感染病例維持在低水平,同時集中精力管理客工病例,努力減少病例數。“因此,我們現在慶祝,或以爲疫情能在6月或7月或任何時間結束,還爲時過早。”
有記者詢問,我國是否須達到零病例才能解除病毒阻斷措施,顔金勇說,實現零案例並不容易,我國也不只是參考每日病例,而是進行整體風險評估。
這意味著,我國在解除阻斷措施前,須考量多個因素,如總確診病例、總社區病例、無關聯病例與關聯病例的相對數量,以及新病例是否屬于感染群等。
今宣布是否放寬部分條例
顔金勇重申,當務之急是降低病例數,做到這點後,則會研究新病例的性質以及病例是否能持續維持在低水平。如此一來,我國才有足夠信心來考慮是否准備放松一些病毒阻斷措施。
黃循財昨天也透露,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將在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是否在5月4日後放松一些病毒阻斷措施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