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前天改變了社區病例的定義,把住在宿舍外的客工包括在內。在新定義下,昨天的新增社區病例增至14起,未能保持過去10天的個位數紀錄。
受訪傳染病專家認爲,重新定義社區病例,其實更能准確反映社區傳染的真實風險。
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指出,住在宿舍外的客工與社區的關系本來就密不可分。
“這些客工爲我們蓋房子、修路和打掃醫院,不太可能把他們與社區完全分割開來。過去幾天也有好些確診本地居民,本身或家屬在客工宿舍工作。”
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則認爲,住在宿舍外,即不在管控範圍內,因此病毒確實更容易傳播。
前天的八起社區病例中,有五起是住在宿舍外的客工,有明顯回升的趨勢。不過淡馬亞認爲,這並不意味著非宿舍客工的染病情況更值得關注。
“探測到更多非宿舍客工病例其實是好事,這代表他們願意主動上前接受檢測。必須先探測到這些病例,我們才有辦法追蹤接觸者,並隔離和監督他們。”
社區病例整體呈下跌趨勢
然而,如果社區病例下來持續增加,我國朝向零感染的目標是否就更遙遙無期?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研究)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認爲,雖然社區病例近日有所回彈,但整體仍呈下跌趨勢,達到零感染指日可待。
“我們確實還有進步空間,但以現階段來說,這仍是好的現象。”
梁浩楠卻認爲,要達到零感染有一定難度。“除非所有國人都接受檢測,不然要怎麽找到沒生病的確診者?況且現在檢測呈陰性,不代表以後也會呈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