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阻斷措施期間無法做家訪,陳金枝每天與學生聯系,得知學生家裏唯一的電腦損壞後,立即通知學校做安排。學生的父母就在當天回校借電腦,不耽誤孩子的居家學習。
陳金枝(53歲)是馬西嶺小學的學生福利人員,工作是協助學校跟進有需學生的情況,包括長期缺課的學生,通過家訪以及和社區機構協作,爲學生與家人提供支援。
教育部自2015年起爲10所中小學安排學生福利人員,並逐步擴大到更多學校。教育部發言人指出,目前60所中小學有學生福利人員。在居家學習期間,學生福利人員平均每人協助25名學生。當局會定期檢討學校的需求,根據需求爲學校安排學生福利人員。
陳金枝受訪時指出,阻斷措施實行初期,她仍到學校督導回校的學生,後來改而在家辦公。她每天與協助的20多名學生通電,了解他們的日常。
她會先查詢每名學生的居家學習安排,避開在他們上網課時撥電。她也會找機會與家長溝通,有時得配合對方的工作時間,才能聯系得上。
她說:“阻斷措施期間,每天與學生及家長聯系是很重要的,我可從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發現他們遇到問題時能盡早協助,避免問題拖延,對孩子的學習與生活造成更大的影響。”
例如,有學生的家長因得照顧殘障的家人,又得督導在家學習的孩子,以致在居家學習的第一周後,承受極大的壓力。陳金枝與家長通話時察覺對方的焦慮後,向校方安排讓學生回校學習。家長知道孩子有教師指導,自己能專注地照顧家人,壓力也減輕一些。
也有學生的家長被雇主要求拿無薪假。陳金枝從學生口中得知後,聯系協助他們一家的家庭服務中心。中心爲這家人提供緊急援助金,幫他們延長社區關懷計劃(ComCare)的援助。
她也向家長解釋學校餐食計劃延長,指導他如何兌換這筆補貼,利用補貼到超市等購買必需品。
從事學生福利工作五年的陳金枝指出,一般人看來簡單的信息對一些忙著應付生活的家庭而言,卻不是理所當然的,需要他人的引導。
有些家庭即使是社會服務機構的受惠者,也未必會主動尋求幫助。因此,她更能體會學生福利工作的意義,尤其在這段少了面對面接觸的居家時期。
“我覺得我扮演家庭、學校與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橋梁,能取得孩子與家人的信任,及時地幫他們應付問題,這是工作帶來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