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說,冠病疫情助長了新技術突破、視訊盛行,“人在哪裏,變得不重要”。但也正因如此,人類感官運用的方式加速改變,長久留在家中,過度依賴視覺和聽覺維持交流,將壓抑觸覺和嗅覺等細膩感官的發展。
疫情當下要讀書,越忙越要讀書;年輕人想上街遊行,更要讀書。
台灣作家及媒體工作者楊照昨天在“新加坡書展線上周記”與華文媒體集團新聞中心總編輯韓詠梅對談“疫情中思考社會、政治與曆史”時,給出這樣的忠告。
楊照說,冠病疫情助長了新技術突破、視訊盛行,“人在哪裏,變得不重要”。但也正因如此,人類感官運用的方式加速改變,長久留在家中,過度依賴視覺和聽覺維持交流,將壓抑觸覺和嗅覺等細膩感官的發展。
他認爲,不讓感官退化的方法就是讀書,在將作者文字轉化爲個人感受的閱讀過程中,動用感官去想象。“文字最大的特色是,如果常閱讀,會不斷更新我們身體中的記憶或留下的感官。這是我們應對疫情過後回不來的新狀態下,應該要有的警覺,以及要持續放在心上所做的一種訓練。”
有助應對世事快速變化
好好閱讀也是因爲要應對世事快速變化。有人因疫情焦慮,卻以忙碌爲由不去閱讀。楊照點出,“一個病毒就可以徹底改變我們原來生活的所有假定”“越忙的人,你越非讀書不可。讀書是最好的管道,一方面開發你自己的感官,另一方面讓你培養如何更有效、更廣泛地表達、跟別人溝通”。
“認真地讀書,盡可能還原作者感受、經曆和想象,這就是你的能力……你能夠偷取他生命中的經驗,變成你自己的,你就變得越來越豐富,你就越有把握,不用那麽擔心世界在激烈的變化中,出現你沒有預期和准備的狀況。”
那要讀什麽書?曆史專業出身的楊照建議:經典,尤其是經曆大浪淘沙,在漫長歲月中流傳下來的古籍。
楊照著作等身,他指出包括他在內當代作者在寫作時,可能想著如何獲得讀者歡心,“都在討好你,所以他不會說你想不到的事情。但經典的作者眼中沒有你。他們在特別的時代,針對特別的問題,提出來不一樣的答案”,讀者反而能有不一樣的思考和體會。
借著讀書話題,韓詠梅問道,不滿社會不公不義的理想青年會通過閱讀降低非理性行爲的沖動嗎?讀書和行動又如何挂鈎?
“不讀書的行動”是徒然的
楊照認爲,行動的沖動越多越好,但“不讀書的行動”是徒然的。楊照以1990年台灣野百合學運爲例說,所有群衆運動必然存在兩個條件,一是行動的訴求是什麽,二是談判的策略是什麽。大家看不到的是,這些行動背後都要有“認真努力地閱讀和思考”。
“思考要有內容和材料,材料來自讀書……你得讀書,說話必須有道理,才能去說服別人。我真的不相信,不讀書的行動可以得到結果。”
無論是有志投身運動的青年,還是努力在動蕩時代求存的職場人,楊照希望他們不要人雲亦雲,而是培養自己的獨特性,找到突破。
“好好找一本你本來以爲你絕對不會看、你看不懂的,來自不同時代、不同思考模式的書,努力把它看下去,你就開始了培養你跟這個時代不一樣的思考能力,到最後才能幫助找到你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