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儀 報道
維持和運作地鐵系統,以及更新老化營運資産的費用高昂,但公共交通車資收入並不足以支付這些營運開銷,政府每年花費20億元補貼公交的營運費。
交通部長王乙康上周在交通部線上舉行的國慶敬禮儀式上致辭時指出,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完善陸路交通,目前我國地鐵網絡覆蓋率已可媲美歐洲許多先進城市。
在未來10年左右,幾乎每一年都會有新地鐵站和新地鐵線啓用,從湯申—東海岸線的剩余階段地鐵站開始,到環線延長線、裕廊區域線及跨島線,到時地鐵網絡將從目前的約230公裏延長至360公裏。當局也將擴大腳踏車道網絡,改善頭尾一裏路的銜接。
王乙康指出,地鐵線的建築成本高,但政府並沒有通過車資來收回基礎建設費用。未來五年裏,政府預計還會爲巴士和地鐵服務分別補貼50億元和45億元,即一年共約20億元。
與此同時,政府也致力于建設更綠色、永續發展的新加坡。交通部將同國家發展部和剛易名的永續發展與環境部緊密合作,爲新加坡制定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打造綠色出行的環境。
王乙康也感謝交通部、陸路交通管理局、SMRT和新捷運過去幾年顯著改善地鐵服務可靠性,但也提醒各方要繼續把維修與工程視爲首要考量。
他指出,地鐵系統以前每行駛13萬公裏就出現一起超過五分鍾的延誤事故,如今可靠度已提高到超過100萬公裏才可能出現一起五分鍾的延誤。
他透露,上周哈芝節淩晨走訪SMRT管理的大士車廠時,SMRT總裁兼首席執行長梁建鴻告訴他,公司目前有70%的維修工作投入在預防性維修方面,30%則是在糾正性維修,幾年前這兩者的比率是幾乎相反的。
海港發展雖受疫情沖擊 但我國地理位置優勢不變
談到海港發展,王乙康指出,雖然海港也受冠病疫情影響,但新加坡的一些優勢如地理位置並不會改變,新加坡多年來仍是全球貨運量最多的第二大港口,僅次于上海。作爲轉運港口,主航船抵新後,一般會把集裝箱轉到另外100艘船,然後從另200艘船接收集裝箱。換言之,在新加坡靠岸的一艘主航船可與2萬個航點銜接。
“單有天賦的地理優勢還不足夠,我們走過的路並不是上天所賜,而是赤手耕耘而來。我們抓緊了海事機遇,在航空、金融、資訊通信、會展與獎勵旅遊(MICE)、教育、研究與發展領域設立了樞紐。幾代新加坡人努力耕耘才有今天的發展,在變化中認清這些不變常數是重要的,在我們適應不同的未來之際,爲我們提供了重心。”
我們抓緊了海事機遇,在航空、金融、資訊通信、會展與獎勵旅遊、教育、研究與發展領域設立了樞紐。幾代新加坡人努力耕耘才有今天的發展,在變化中認清這些不變常數是重要的,在我們適應不同的未來之際,爲我們提供了重心。
——王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