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罕見的「宮斗戲」正在新加坡公開上演,給這個國家的未來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發生在社交媒體上的政治家族內鬥,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劇本已經齊全,吃瓜群眾趕緊的都把小板凳準備好……
本輪出場人物有:
李顯龍:有權有顏的男一號,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長子,職業為現任新加坡總理。
李瑋玲:有才耿直的女一號,擔任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
李顯揚:不戀官場下海經商的男二號,老么,新加坡民航局主席。
李繩武:親情客串,李顯揚長子,職業屬性未明。
李家的譜系,下面這張圖一目了然:
家庭合影:
表面上的幸福美滿,今天變成了連番惡鬥。
李顯龍與妹妹李瑋玲、小弟李顯揚之間的矛盾是內鬥主線。
暗線是李顯龍老婆何晶與李顯揚老婆林學芬之間的妯娌不和。
李瑋玲跟何晶這對姑嫂也是互有忌恨。
故事開始在6月14日月黑風高的凌晨時分。
「感到極度沮喪和不安」的李瑋玲和李顯揚連夜攜手在Facebook上丟下重磅炸彈:我們要和總理大哥徹底決裂了!
姐弟倆「看透了李顯龍真實面貌」,給出一個6頁PDF的聯合聲明,公開控訴總理兄長,質問「李光耀的價值觀哪去了?」
李瑋玲Facebook聲明
這份聲明概括出李顯龍這麼幾項「罪名」。
姐弟倆覺得,在自己的國家還被監視監管,「老大哥無處不在」。
出於被李顯龍利用國家機器迫害的擔憂,「從沒想過離開的」姐弟倆不得不計劃在未來離開自己「唯一的家」,真是聞者為悲傷。
李光耀葬禮上的兄妹仨
助攻李顯揚的兒子李繩武也加入論戰,在社交帳號上指責大伯父「逼迫」自己的父母「作出痛苦的決定」離開新加坡。
其實早在李光耀當政之時,李光耀便對李繩武青睞有加,再加之李繩武本人也的確是可造之材,曾畢業於牛津大學政治系,尤其擅長政治辯論,這一點連白人都說不贏他。
換言之,不出意外,李顯揚的兒子在李顯龍下台之後就可以名副其實地登上新加坡的政治舞台,憑藉李家在新加坡的權勢,再誕生一個李家坡也不是什麼難事。
李光耀葬禮時李繩武(中)捧著爺爺遺照
然而,問題恰恰就出這裡,李顯龍不幹了!
跟弟弟一樣,李顯龍也有一個兒子,叫李宏毅。但是,這個李宏毅一點兒沒能繼承爺爺甚至父親的政治天賦,而是一心沉迷於現代科學,尤其是計算機。
對於李宏毅來說,一生最大的夢想便是成為商界精英,創造自己的商業帝國,因此在美國讀MIT時就報讀的計算機科學。
李宏毅(左)與李繩武(右)
正所謂「權力是會腐蝕人的,絕對的權力更甚」,李顯龍在新加坡當了這麼多年的土皇帝,野心自然也隨之膨脹。
眼看自己離下台也不遠了,自然要考慮政治繼承人的問題,這個時候叫自己兒子回來繼承「皇位」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李顯龍是爽了,李顯揚就虧大發了!
要知道,李氏家族一直以來就有傳統,每代人不得有兩人同時參政,這是李光耀在世時訂下的規矩,任何李家後人都不得違背。
因此,一旦李顯龍將自己兒子召回,繼承他的政治遺產,那麼他的兒子該怎麼辦?他又該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政治困境,李顯揚沒有其它辦法,比手腕玩不過大哥,比實力更玩不過大哥,那麼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是聯合姐姐李瑋玲一起扳倒大哥,實現自己的政治夢想。
要說前面那是發發不滿和牢騷,故居風波才是惹怒姐弟倆的導火索。
李光耀曾經在遺囑中表明,在他去世之後,如果女兒不住歐思禮路38號那套房子,就必須立馬拆除,以免故居成為「供人崇拜的遺蹟」,遺囑執行人是李顯揚和李瑋玲。
李光耀故居
但是,他們的行動受到這位大哥百般阻擾。
姐弟倆爆料,以前父親在世的時候,李顯龍夫妻倆已經明確反對拆房,為了達到目的,還設局給父親:
「李光耀在2011年7月21日會見了新加坡內閣,討論他房子的命運。回家之後,瑋玲在樓梯口和他相遇,當時的李光耀感到煩悶和沮喪,並告訴瑋玲『我不應該聽顯龍的話,去見內閣』。他因為自己的兒子通過這樣的方式以違背他的意願而感到悲痛。」
李顯龍一方,則把話給挑明了,他指出遺囑有問題。
一、遺囑有六個版本,最後還有一個終極版。
二、騰福法律事務所(Stamford Law)在李光耀臨終前協助擬定遺囑,但騰福事務所的高級董事是林學芬(李顯龍的弟媳,李顯揚的老婆)。
三、遺囑訂立過程令人極度不安(李顯龍暗示有人做手腳)。
如果李顯龍所言為真,那麼拆除故居鬧劇,無非就是李顯揚和李瑋玲姐弟對大哥的政治要挾。
看到這兒你就納悶了吧,一棟房子而已,怎麼就會讓坡島第一家族失和了呢?
按他妹的說法,李顯龍心裡邊小算盤打得賊響,說什麼「希望和家人一同搬入這間房子住」,不過是一門心思想繼承國民對父親的信仰,利用父親的公信力強化自己和兒子的政治名望。李顯龍能有今日,還不是因為他是「李光耀的兒子」?
你以為真因為房子在斗?其實核心是接班人。
這位李顯龍的太太何晶,任職國有企業淡馬錫控股的執行長,可是厲害角色。
淡馬錫是何方神聖?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市值幾乎占新加坡股票市場的半壁江山。
何晶原先是國防部的,後來進入了新加坡科技公司(淡馬錫控股),經營工程、軍事、地產、房產、科技等項目。
她來了後,公司項目又擴張到電信,工程,物流,航空,扭虧為盈,資產達88億美元,妥妥的女強人,商界奇才。
淡馬錫請何晶出任總裁時,何晶還不想去,因為大家都在質疑她是夫妻店,但思來想去,她還是毅然為新加坡人民挑起了這幅擔子。
不容易呀,這麼柔弱的肩膀扛起這麼重的擔子,高處不勝寒,還要承受這麼多的閒言碎語。你知道她有多努力嗎?老公是李顯龍,又不是她的錯。
再說李顯揚這邊,這是李顯揚的結婚現場照。
穿婚紗的是林學芬,她是新加坡著名經濟學家林崇椰的千金。
林崇椰的「休克療法」思想,對李光耀經濟政策產生過重要影響。這場婚姻雖無貴族之名,但也是新加坡精英統治集團內的聯姻。
林學芬1980年,獲得劍橋大學法律一等榮譽學士學位,1981年嫁給李光耀小兒子李顯揚。
這妯娌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兩人心結很重,矛盾是因為李顯揚而起。
李顯揚1996年起,擔任新加坡電信公司總裁,電信公司又是淡馬錫集團旗下的子公司,2002年淡馬錫總裁變成了他的嫂子。
這裡可以看出,新加坡最富最肥的差事,全在李家人手裡。但2002年開始,何晶開始在淡馬錫內部削藩,培植自己的力量。
她先撤掉了新加坡發展銀行,半導體公司,ST裝配測試服務公司的三位CEO,踢出30多名高級經理,但這時還沒有動李顯揚。
同時李顯龍在政府層面成立了許多委員會,而都沒有李顯揚名字。
2007年4月1日,愚人節那一天,李顯揚終於出局,位置被財務總監蔡淑君接替,他離開了執掌十一年新加坡電信。
雖然李顯揚後來在星獅集團當董事局主席,又是新加坡民航局主席,但跟電信老總相比,利益不可同日而語。
瑋玲姐弟倆深信,何晶雖沒有擔任政府職位,卻存在「越權」嫌疑,新加坡也從沒有「總理夫人就是第一夫人」的慣例。
這令他們不禁想起自己的母親柯玉芝——從來不曝光在鎂光燈前,默默支持李光耀,還給自己定下崇高的總理夫人行為準則。
哪像哥嫂這夫妻倆打算扶植兒子搞「李三代」。
李顯龍一家
這次李光耀的房屋遺囑訂立,林學芬的律師事務所就牽扯其中,李顯龍差不多明說是林學芬在搞事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家人鬧到這個地步,真的令人大開眼界。
在妹妹發出第一條聲明後的那個早上,李顯龍很是體面地做出回應,稱弟弟妹妹把家事公之於眾的做法令他「十分失望」,指控「非常荒謬」。
「就算是兄弟姐妹間有異見,我也認為這些家事不該對外宣揚。自從我父親在2015年3月過世之後,身為家中長兄,我一直竭盡所能的處理家庭的糾紛,這也是對於父母的尊重。然而妹妹和弟弟的聲明,損害了父親的遺留精神。」
實際這也不是李瑋玲第一次表達自己的不滿了。
早在2016年她就懟過李顯龍「父親才辭世一年你就大肆搞紀念活動你是不是想榨乾他老人家的政治名望!」
由於宮斗大戲發生在社交媒體上,全坡島民都可以參與圍觀。
至於民意如何,從的點贊數和評論可以琢磨出來,如果新加坡的水軍不多的話。
李瑋玲的貼子有1萬點贊量,熱門評論都是這種論調:
「對你和你的弟弟感到羞愧,李顯龍總理對新加坡已經犧牲很多了。」
「你倆很自私。」
「無論怎樣,家裡事需要關起門來說,這樣會傷害李光耀和新加坡的形象。」
少數的支持者的看法是:
「謝謝李瑋玲和李顯揚有勇氣把這個敏感問題說出來。」
「不要離開新加坡,難道我們要為了一個男人或是一個政黨,而拋棄我們的國家嗎?」
李顯揚(左)和李瑋玲(右)
李顯龍這邊點贊2.3萬,評論則多數支持總理。
「總理挺住,你真是不容易。」
還有位人才建議,不如咱們來FB上投個票看看人民的意志吧,既然你們都把話說得這麼好聽。
新加坡學者以及媒體界朋友第一時間都在朋友圈中分享相關信息,但都很謹慎地評論。
「我傷心,你傷心,我們都傷心。」
「齊家之難,甚與治國平天下。」
「這等於完全推翻了新加坡立國的價值觀。當我就這個問題去詢問新加坡學者和朋友時,他們都表示對這個問題不敢亂說。」
曾經李氏家族一家五口的快樂時光一去不復返
新加坡第一家族恩恩怨怨,似乎給這個國家蒙上一些迷霧。
如果說2016年,預示著新加坡走向衰落,那麼,2017年,則可以宣告新加坡走向破滅。
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2017年一季度GDP摺合成年率環比萎縮了1.9%!製造業和服務業增長乏力:服務業環比萎縮了2.2%,製造業摺合成年率環比下降6.6%。
此前在2016年,新加坡的GDP數據已連續幾個季度低迷,甚至飛流直下三千尺,空前難看。這個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遭遇到GDP總值滑鐵盧,震驚全球。
收穫如此局面,新加坡該怨誰?
為了拯救新加坡經濟,李顯龍將美國「重返亞太」和TPP視為其手中的兩棵「救命稻草」,想遏制中國在東協的影響力,消減中國凌厲的發展勢頭。
但是特朗普上台後明確表示反對美國「重返亞太」,認為這對美國沒有任何好處。TPP更是被朗普直接廢棄。
這下,李顯龍徹底傻眼!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由中方運營的瓜達爾港正式開航、中國電建集團與馬來西亞合作的馬來西亞皇京港項目奠基,都再給新加坡來一記重擊!
這兩個港口發揮作用後,大量從歐洲、非洲和中東運往西部的商品可以不再走馬六甲,或是通過皇京港轉口,直接與新加坡競爭。
形成這樣的局面,新加坡自身採取的對中國的敵視態度可謂重要原因。
當年李光耀在大國間縱橫捭闔那麼多年,不僅與美國和中國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竟然和台灣的關係也不錯,就是因為能正確認識本國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