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軍最後兩艘“無懼級”巡邏艦——自由號和英武號昨天傍晚在大士海軍基地正式退役,交由新一代的巡海防衛艦繼續保衛領海。12艘“無懼級”巡邏艦從1996年至1998年間先後編役,除了2003年在意外中撞損的無畏號,其余11艘都服務約20年。
從驅逐非法入侵水域者到各大峰會期間執行任務,保衛領海20余載的“無懼級”巡邏艦功成身退,一代巡邏艦的服役期也就此畫上句點。
最後兩艘“無懼級”巡邏艦——自由號(RSS Freedom)和英武號(RSS Gallant)昨天傍晚在大士海軍基地正式退役,海軍總長孟耀誠准將擔任主禮官。
在海事保安特遣隊隊長楊偉雄准將宣讀贊詞後,兩艘巡邏艦在日落時分收起信號旗線,艦上國旗伴隨國歌最後一次降下。
號角響起,象征艦身長度和軍艦服役年資的飄帶(pennant)徐徐降下,自由號和英武號也在薄暮余晖中正式完成使命。
自由號曾在2008年國際法庭對白礁主權進行仲裁期間在熱點水域捍衛國家主權;在2018年特金會舉行期間,它也履行巡邏任務,保護會場周遭水域安全。該艦也在2012年成功挫敗一起海上搶劫案。
英武號則在2017年8月,美國導彈驅逐艦麥凱恩號在我國水域與一艘油槽船相撞後,調往提供搜救支援。
2018年底,馬來西亞單方面擴大柔佛新山的港界,還派遣政府船只多次進入我國大士一帶領海。英武號當時也成功抵禦入侵行爲。
12艘“無懼級”巡邏艦從1996年至1998年間先後編役。除了2003年在意外中撞損的無畏號,其余11艘都服務約20年。
巡邏艦擔任多項要務,除了在發生海上搶劫、入侵水域等事故時第一時間應對,也在重大會議等關鍵時期執行任務。它們從2017年起陸續退役,把任務交給新一代的巡海防衛艦。八艘巡海防衛艦已在今年初全員編役。
國防部昨天發文告說,以巡海防衛艦(littoral mission vessel)取代巡邏艦,是海事保安特遣隊爲更好協調海事安全運作,並應對恐怖主義、海上搶劫和領海入侵行爲所進行的部分重組工作。
英武號舵手ME3級軍事專才蔡滿譯(44歲)過去近25年曾在無懼號、勇敢號和英武號三艘巡邏艦上任職。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憶述10多年前,有一回巡邏艦在夜裏執行任務時,艦員用電光儀器偵測到一艘載有約10人的舢板。
蔡滿譯說:“舢板怎麽會載那麽多人?我們當下懷疑他們非法潛入,于是通報總部。我們過後打開氙氣燈朝他們照射,他們馬上啓動舷外引擎逃走。”
巡邏艦過後與警察海岸衛隊聯手展開追逐,將非法潛入者逐出我國水域。
蔡滿譯也是巡邏艦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投入服務時的第一批船員。如今看著巡邏艦退役,蔡滿譯滿心不舍。“雖然難過,但還是得向前看。由巡海護衛艦取代舊的巡邏艦,我們爲部隊感到開心,因爲我們必須不斷進化,才能應對未來的威脅。”
巡邏艦雖然正式退役,但“退而不休”。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今年3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指出,海事保安特遣隊將添置新的客制專用艦艇,加強我國應對海事威脅的能力。新艦艇交付前,當局將先改裝四艘舊有的巡邏艦,執行保衛我國水域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