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快速公路沿途都設有許多出入口,同個地點一般都會同時設有入口和出口,讓車輛可從不同地點進出。南北交通廊道的出入口則比較少,其用意是要集中從北部“收集”車流量,然後直接“發散”到南部市中心。
興建中南北交通廊道的出入口將比現有其他快速公路少,讓車輛可快速往來北部和市區,原有公路車流量減少後,部分車道日後或可改建爲社區或綠色空間等用途。
交通部長王乙康日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當局在規劃南北交通廊道(North-South Corridor)時,就把這條結合快速公路、快捷巴士道和腳踏車主幹道的交通設施,設計爲“集散”道路系統(collector distributor system)的概念。
現有快速公路沿途都設有許多出入口,同個地點一般都會同時設有入口和出口,讓車輛可從不同地點進出。南北交通廊道的出入口則比較少,其用意是要集中從北部“收集”車流量,然後直接“發散”到南部市中心。
全長21.5公裏的南北廊道共有16個入口和17個出口,相比之下,與它大致平行的中央快速公路則有21個入口和24個出口。
陸路交通管理局指出,南北廊道的設計是要銜接北部(兀蘭、三巴旺和義順)居民到宏茂橋、碧山和市中心的主要目的地,其出入口的地點也有別于傳統快速公路。
例如北部的南北廊道設有五個入口,出口則只有一個(往實裏達快速公路);到了市中心,入口只有一個(設于武吉知馬路),出口則有四個。至于從市區開往北部,也分別只有一個出口和四個入口;到了北部,則有六個出口(通往兀蘭、三巴旺和義順)及一個連接實裏達快速公路的入口。
這項交通設施將耗資74.7億元建造,原本預計2026年竣工,但受冠病疫情影響,工程或延遲長達一年。
王乙康受訪時說:“我們的調查發現,70%以上從北部行駛的車輛都是要開往市區的。有了南北交通廊道,這些車輛就可以改用這條新快速公路,原有公路車道的車流量應減少,或可以改做其他用途。”
他說:“把車道減少,有些人會不高興。所以也許因爲這樣的原因,我們通常都是非常小心翼翼,但是有些地方我看到已開始改成人行道了,改變用途,整個地方感覺上完全改變了。所以我看這是一個契機,就是疫情過後會不會有更多地點,能夠趁這個機會做出改變。”
居家辦公改變出行習慣
此外,王乙康也指出,疫情帶來的另一契機是居家辦公造成出行習慣的改變。
他認爲,居家辦公雖已成爲許多人的習慣,但隨著經濟活動重啓,會有更多員工逐漸回返公司,他希望上班族能分散在不同時間搭乘公共交通,不像疫情前大多擠在早上7時30分至9時的高峰時段搭車。
“我們有兩個高峰期,整個基礎設施就爲了這兩個高峰時間而建起來的。如果能夠把搭客量平穩地分散在全天,基礎設施能更好地被運用,會更加有效率,成本也會比較低。但是所載的搭客量還是一樣,搭客的旅程會更順利、更舒服,不須要跟大家一起擠。”
截至去年11月,公交全天的乘客量已恢複到相當于疫情前的72%。王乙康表示,隨著公交網絡建設更加四通八達,會有更多國人以地鐵和巴士代步,減少用車和擁車,如此一來,車道便可改換用途,增設公園、人行道或腳踏車道等,讓環境更宜居,也減少空氣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