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冠病世界,社會契約將承受更大的壓力,我國的應對方式是保持經濟增長,並通過技能提升,讓人們有信心照顧好自己和開拓新領域。
李顯龍總理昨天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回答有關他對新加坡和本區域的經濟策略是否因冠病而改變的問題時說,亞洲國家的一些經濟策略再次得到強調。
“這場危機中我們確定一些因素至關重要,比如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互信、人民能夠齊心協力、我們可以未雨綢缪,防患未然。這些因素不僅幫助新加坡,也幫助許多亞洲國家度過冠病危機,因此應當保留。”
但在後冠病世界,由于不平等現象、工作的不確定性、科技的迅速演變,以及世界經濟的結構變化等,社會契約將承受更大壓力。
李總理說,新加坡的應對方式是保持經濟增長,因爲這是我國繁榮的基礎。要加強社會契約、解決人們面對的不平等、不確定和焦慮問題,則須賦予他們新技能。
我國因此通過技能創前程(SkillsFuture)計劃,投入大量資源,在員工的整個職業生涯中爲他們提供培訓。新加坡也努力爲未來經濟做准備,例如爲制造業制定2030年願景,發展具專業知識和競爭優勢的制造業。
李總理也認爲,我國應善用作爲樞紐的優勢,如信譽、可靠、互聯互通能力等,繼續發展與東南亞的聯系,同鄰國和本區域一起繁榮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布倫德(Børge Brende)也問,如何確保科技變革不會導致新的不平等現象。對此,李總理認爲,科技必須成爲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如果將其視爲威脅,就會故步自封。“你不前進,但其他人會前進。我們因此必須掌握科技,同時確保科技的使用具包容性”。
在全球範圍內,這意味著建立機制,讓較貧窮的國家也能獲得科技,例如能夠上網。疫苗方面,也有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確保低收入國家獲得所需的疫苗,這不僅符合他們的利益,也符合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