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表示,一些小學已試行新生融入支援計劃,到了今年底,試點學校將增至40所,占所有小學的兩成。
到了2026年,所有小學將推出新生融入支援計劃,更針對性地幫助社交和情緒管理有困難的小一學生,適應學習環境。
教育協作人員(學習與行爲支援)和教師將以小組形式指導學生,著重教導學生情緒管理、溝通等社交能力,協助他們適應課室規則。
各校每年料有五到10名學生參加新生融入支援計劃(TRANsition Support for InTegration,簡稱TRANSIT)。
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在國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透露這項計劃。她指出,一些小學已試行新生融入支援計劃,到了今年底,試點學校將增至40所,占所有小學的兩成。
伊萊雅園小學(Elias Park Primary School)是其中一所試點學校。校方讓需要輔助的學生上特定英文和數學課節時,到小班上課。教師和教育協作人員在班上指導學生,爲期六個月。校方之後會留意學生的情況,繼續支持仍有需要的學生。
孫雪玲說:“在孩子剛開始小學旅程的關鍵時期,這種有針對性的措施將幫助學生們更好地融入學校環境,有利于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
教育部指出,試點計劃的反應良好,多數學生的行爲與社交能力都有所改善,能在課室獨立學習。
爲特需學校投入更多資源
除了主流學校,教育部將爲特需學校投入更多資源。位于西部的恩園學校(Grace Orchard School)將增建新設施,並擴大收生人數。所提供的600個學額將比現有的450個多。
恩園學校爲7歲至18歲患有自閉症,或有輕微智力問題的學生提供教育。學校將根據更新的建築標准提升設施,例如:增添更大的課室和職業培訓設施、爲自閉症學生提供更多空間。
恩園學校今年下半年將遷入臨時校舍,即錦林中學(Clementi Woods Secondary)的舊校舍,以便能在工程完工前錄取更多學生。校長蔡鳳儀指出,新設施可更好地針對不同年齡層學生的需要,加強職業培訓。例如,學生可在新的模擬托兒所培訓室學習,培訓爲幼教助理。學生也能在校內農場學習園藝。
本地19所特需學校由社會服務機構管理,並獲教育部資助。教育部將繼續留意學校的需求,早前已宣布朝陽學校和東陵學校將建新校。另有七所特需學校從明年起陸續遷入新校。
作爲一個社會,我們如何改變定義成功以及實現成功的思維方式?作爲一個社會,我們如何才能擺脫根深蒂固的偏見,不再戴著有色眼鏡來注視我們的青年。誠然,工藝教育學院的學生在學業上可能表現不好,但這不代表他們就是社會中較沒價值的成員。他們也有才能和潛力。我們該如何更好地構建一個體系,培育、指導和幫助他們發現及追求自己熱愛的東西?即便這樣的觀點是非主流的。
——蔡瑞隆(丹戎巴葛集選區)
較小的班級人數對公平競爭也起到幫助。雖然關于小班授課能提高學生整體成績的證據很少,但無可否認的是,學生的確能從小班教授中受益。較少的學生能減輕教師的負擔,讓他們能把精力放在關注落後的學生。另外,低收入家庭較不可能有多余資金,爲確保孩子跟上學習進度而花錢補習,因此,消除對補習的需求,就能防止這些家庭的學生更落于人後。
——林志蔚(盛港集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