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這樣一條新聞引起了老鐵的注意:73年後,幫助中國的美國英雄終於回家了!
事情是這樣的,據美國媒體報道:73年前,一位在中國參加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美國空軍二戰中尉:Robert Eugene Oxford,他於1944年1月25日在昆明飛往印度航線中殉職,時年24歲。七十多年後,他的遺䠹被發現確認運回家鄉。2017年6月9日,他的葬禮在家鄉喬治亞州舉行,無數美國民眾流淚送行。
當然,這場遲到了七十多年的歸途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包括中國的眾多網友們也紛紛發帖表示紀念,甚至不乏有人高呼:抗戰勝利,我們需要感謝美國、抗戰是靠美國原子彈打贏的、14億中國人瑾誓:永遠感恩……等等。
微博上一個美國的華裔移民律師(著名公知)的發帖
對於這些言論,老鐵不打算做過多的評價和解讀,也不想手撕公知,畢竟這個群體基本上已經告別「社會主義」了。但是,就「抗戰是靠美國原子彈打贏的嗎」、「抗戰勝利,我們需要感謝美國嗎」,這兩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不可以不辯論清楚!
(一)
抗戰是靠美國原子彈打贏的?
抗戰結束有七十多年了,當年浴血奮戰的中國老兵,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們?也許下面這部微電影《老兵的約定》,會讓你心頭一震。
這部微電影的歷史背景,正是發生在1943年的常德會戰,這是抗戰中22次大型戰役之一。在二戰的眾多戰場中,論時間之長,對比之懸殊,過程之艱苦,犧牲之慘重,一定非中國戰場莫屬。納粹德國儘管很強,但美蘇英旗鼓相當,只要頂住了閃電戰,希特勒就只剩下被群毆的命運了。
但中日差距之大,幾乎是以「明代」的水平來對抗已經現代化的日本,從9.18算起打了整整14年,其中單挑日本的時間長達十年,以冷兵器對抗日軍的場面也並不鮮見。
在仍然占領對方大片國土的情況下投降,
在其它戰場很少見,但這個勝利是貨真價實的
勝利是那些不肯屈服,不肯放棄,明知不敵也要拼到底的中國軍人打出來的,常德會戰,就是抗戰的一個縮影。嚴格來講,常德會戰是指從1943年11月2日到12月20日發生在湖南常德及近郊的戰鬥,不過,當後來的人們提到常德會戰時,更多的是指從11月18日開始,持續16天的「常德守城戰」。
日軍指揮官,11軍軍長橫山勇,
他沒有料到57師會令他倍受打擊
1943年下半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敗相已露,意欲在占優勢的中國戰場上討回一些便宜,重振士氣,而當時中國為了確保滇緬公路,將精銳部隊調往西南也讓日軍感覺有機可乘。日軍第11軍按照大本營的指示,擬訂了進攻常德,藉機大量消滅中國軍隊的作戰計劃,還很罕見地出動了傘兵部隊。
時年41歲的余程萬是黃埔一期,
之前無甚聲名,常德血戰成就了他
常德是湘西北的重鎮和門戶,也是物資集結中心和交通要衝,日軍意欲大量消滅中國軍隊有生力量,就要「攻敵所必救」,常德這種地區核心性質的城市必然會成為目標。
57師的代號為「虎賁」
蔣介石對於常德的態度也是「必保」,試圖將計就計,將日軍吸引在常德予以圍殲,同時發出嚴令「一定要守住常德,駐軍須與城共存亡」,而駐守常德的,正是第74軍57師,師長余程萬回覆:「保衛常德,本師官兵極感光榮,均抱與常德共存亡之決心……」。
74軍是在抗戰中組建起來的一支部隊,戰鬥力不俗,在之前的上高會戰中表現優異,被授予第一號武功狀飛虎旗,並得到了「抗日鐵軍」的稱號,日軍也畏懼三分。不過當常德城被團團包圍時,日軍指揮官橫山勇卻並不擔心,因為守軍僅是一支8千人的孤軍而已(含63師188團和炮兵營),而日軍則至少有兩個師團。
74軍是抗戰期間唯一能同日軍打成1:1的部隊
橫山勇的自信不是沒有理由——中日兩軍總體差距大,日軍在戰前籌劃時通常按一比七來計算兵力,面對戰鬥力強的中國軍隊,這個比例會上升到一比五或一比三,但無論按哪個來算,日軍的優勢都非常明顯,常德似乎唾手可得。
但真打起來,日軍才發現,這次碰到了硬骨頭。有飛機坦克協同,使出了毒氣和細菌武器,付出一萬兩千人的傷亡,才勉強攻進常德。能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把日軍打得心驚肉跳,除了在火力配製、戰術運用方面的因素外,戰鬥到最後一人,最後一彈的堅強決心和意志,絕對是予以日軍重大殺傷的第一原因。
孤軍守孤城,單挑四倍於已的兇悍強敵,以善於堅守而著稱的余程萬自知沒有退路,他在將平民疏散之後,向部下發布了文告——
「常德在東北臨洞庭,南靠沅江,顯然是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背水陣。在戰術上,是不利於固守……無論敵寇對我們施以如何大的壓力,我們唯一的答覆,是血,是死,是光榮!」
在給妻子的信中,余程萬寫道:「此次奉命保衛常德,任務固甚重大,但余以為光榮,已決心為國犧牲,誓殲頑寇……」
師長有必死之念,部下自然做得到慷慨赴死。在這座無險可守、背水而戰的小城,57師的8529名戰士的確是血戰到底,絕無退縮,「有一牆守一牆,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成為全師的共同紀律。從野戰打到巷戰,沒有一處是日軍能夠輕鬆拿下的。
清朝的常德城地圖,可作為參考
常德一共有6個城門,大小西門、東門和北門是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日軍進攻小西門遭到頑強抵抗,一丈多深的護城河,幾乎被屍體填平。日軍每占領一個陣地,都是在守軍全部陣亡的情況下才能得手。巷戰開始後,余程萬下令不得隨意變更防守位置,不少士兵都將下半身埋進彈坑,僅留上半身和槍械進行戰鬥,直至犧牲,是名副其實的「死守」。
從27日開始,守軍已經到了各自為戰的局面,28日的戰鬥最為慘烈,各級指揮官傷亡已經超過95%以上。由於久攻不下,天皇極為惱怒,下令第三師團必須於兩日內進占常德,否則將予以嚴懲。天皇訓令不敢不聽,但對手又極其頑強,第三師團的師團長山本三男壓力山大,向下屬訓話時,竟然涕泗橫流。
師團長都被打哭了,這種情況可不多見。日軍向城內拋撒傳單,故意「圍三厥一」,甚至喪心病狂地使用了毒氣和細菌武器,企圖動搖守軍的軍心。從11月27日開始,日軍已經增兵至三萬人,火炮數百門,而守軍僅剩下五百餘人,彈藥所剩無幾,兵力對比幾乎接近1:100!
常德城被打成了一片瓦礫
但無論是毒氣,細菌,火攻,還是心理戰,統統不管用,57師仍在堅守,不跑更不降,惱羞成怒的日軍火炮推到前沿打直瞄,才能一點一點地向前拱動。
常德會戰中抓獲的日軍俘虜,
眼神中流露出困惑與不服
英勇犧牲的柴意新被追贈為中將,
團長追贈中將,非常罕見,
新中國也授予他烈士稱號
表現英勇的57師僅倖存83人,而外圍的救援部隊也打了不少血戰。預備第十師師長孫明謹救援心切,位置過於突出,遭日軍突襲,混戰中身中四彈犧牲。據日軍記載,發現一名「高級軍官」的遺體後,日軍讓一名被俘的上尉前來辨認,確認後將孫師長安葬,並恭立墓牌,上書「支那孫明瑾將軍埋葬處」——勇敢的中國軍人,就連敵人也得心生敬佩。
抗戰勝利後,余程萬找到作家張恨水,
將這場血戰寫成了小說《虎賁萬歲》
常德會戰被稱為「東方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日軍戰後以「淒絕」形容,認為是「堪為保衛上海戰役後最激烈之一次」。日軍傷亡慘重,不得喘息,連戰場都沒來得及打掃就慌忙撤離——常德收復後,城內發現大量日軍屍體,被集中掩埋於城外,稱為「倭墳」。
被繳獲的日軍旗幟
57師的頑強作戰不僅給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更令鬼子見識了中國人的抵抗意志——看起來根本就沒有打贏的希望,守軍卻戰至了最後一人!面對這種精神,無論對手是誰,都會為之膽寒,為之敬重。在萬般不如人的情況下,中國人正是靠著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撐到底。
許多人都認為是美國的原子彈結束了戰爭,此話也不能說是錯,但如果自己頂不住,先放棄了,垮掉了,不要說原子彈,就是上帝也救不了——天助自助者,一個國家,一支軍隊,或者一個人,就得有那麼一種絕不服輸的渾勁和認死理的堅韌,才能配擁有與命運相搏,並且扭轉乾坤的機會。
為生而戰,為希望而戰,
這是正義勢力與法西斯的根本區別
(二)
抗戰勝利,我們需要感謝美國嗎?
現在有一種觀點是「沒有美國參戰,中國擊敗曰本是不可想像的」,很多極端親美人士也一直在鼓吹「不歌頌美國援華,就是在抹黑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決定性貢獻,就是忘恩負義。」
那,我們真的需要感謝美國嗎?先給大家看一則有趣的法律條文。
紐約州刑法典 115.05條:二級幫助犯
【如果一個人,在相信自己可能在幫助罪犯進行一等重罪的情況下,而仍然給該罪犯提供途徑和機會去犯該罪;並且他的行為客觀上也確實幫助了該罪犯進行此一等重罪;那麼這個人屬於二級犯罪協助。二級犯罪協助屬於三等重罪。
下面再提供一些資料。
「日本殺人犯沒有刀劍,美國給了他們」。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這樣說。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我到老河口李將軍的司令部,第二天,他請我向我們美國同胞捎一封簡訊:「中國希望美國宣布對日本完全禁運戰爭物資。我相信美國人民對中國是同情的,對日本狂轟濫炸不設防的城市是特別反對的。但是美國人民的意志完全受制於少數資本家的私利,這是可怕的事情。日本殺人犯沒有刀劍,美國給了他們。」】
——[美]史沫特萊:《史沫特萊文集——中國的戰歌》新華出版社(好像是1985年版,從譯者序言落款中推測),352頁
【「隊長說我是一個中國的美國朋友,一群士兵圍上來,七嘴八舌談起世界大事來了,我聽出他們紛紛議論一個給鬼子出售卡車武器的國家的人是否享有進入流波漁鎮的權利。我們的隊長替我說話,出售卡車武器給鬼子完全同我無關,那是愛錢如命一無所知的美國「商人資本家」乾的事。」】
——同上書,304頁
【「象我的心情一樣,陰鬱而又懷念。我一次又一次地想像鍾毅死難時的情景,我一幕又一幕地見到他站在河邊,揮手道別,「一路順風……」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是希望和信念的象徵。」聽!他說話的聲音就在我的耳邊。我看見了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汽車穿梭般的來往,那些殺人武器都是來自我們美國軍火商人,我的身心充滿了痛苦,無限淒槍。我看見了撲向唐河師部的鬼子在橫衝直撞,每個窗戶,每條壕溝,煙霧滾滾,火焰熊熊,燒遍了四周的原野。我聽到了火光聲中,麥田地里鍾毅用手槍對準自己的槍聲。這幕景象好比全中國的景象,全世界的景象,我的心象一潭絕望的死水。我沒有回到一七三師去和我的朋友戰死在一起,被我自己國家買給日本殺人犯的刀劍利器所殺死,我自己感到可恥。」】
——同上書,354頁
【「七月二十八日,敵人的海軍飛機對紅十字會本部和醫療中心進行了一次特別的迂迴轟炸。空襲過後,醫生們為傷兵動第二次手術,為恢復健康的士兵準備臨時住處。林博士動手設計,分散隔離病房,醫務工作更加困難。這天晚上,林博士拿了一塊炸彈巨片進來,深有感觸地瞧著彈片說:「我想了一下,把炸彈片製成特別獎章送給那些把戰爭物資賣給日本人的美國公司。」」】
——同上書,446頁
【「日本國內的石油生產還不到需要量的十分之一,四分之三從美國輸入,其餘靠由荷屬印度呢西亞輸入,因此,斷絕石油輸入,就意味著迫使日本陷入除了消耗國內儲藏的石油之外,別無他法的困境。當時貯藏的石油量九百萬千升,即便不打仗也只夠兩年的消耗,如果發起作戰行動,會更快就消耗凈盡。軍部,尤其是沒有石油寸步難行的海軍,最擔心缺乏石油。7月31日,永野軍令部總長上奏:『這樣下去的話,只有兩年用的貯藏量。如果打起仗來,一年半就消耗凈盡,因此,只有現在就動手』。」】
——[日]藤原彰:《日本近現代史》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92年3月印,第86頁
【「他們(日本)明白,沒有石油、廢鐵和其他至關重要的進口物資,就無法維持他們在中國的地位。」】
——[美]墨菲:《亞洲史》16章第五節
【「美國宣布對日本實行全面貿易禁止。這立刻得到英國和荷蘭的支持。日本80%的石油進口依靠美國,這使它面對著不能忍受的抉擇:或者選擇戰爭,或者放棄自1931年以來所有的大陸收益(這是美國恢復貿易的條件)。」】
——[美]傑弗里.帕克:《劍橋戰爭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549頁
很多人說,二戰的時候,美國幫中國打敗了日本鬼子功德無量,美國對中國有恩。而事實上,我們根本沒有必要,也不應該為抗日勝利的事感謝美國。
打個比方,有個人無緣無故把你一腳踹進河裡,就在你快淹死的時候,他似乎良心發現,又跳下河把你救了上來。你是否應該感激涕零地說他救了你的命,是你的再生父母?
當然不是,誰感激誰是賤骨頭。
我們現在有很多居心叵測的人總在宣揚美國一直對中國很好,說什麼用庚子賠款辦學啊,不承認滿洲國啊,支援抗日啊等等。他們卻忘了一個基本事實:從1931年日本大舉侵華開始,都是誰在給日本提供軍事物資?
正是美國!
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近代以來,他的每一次戰爭都必須依靠列強的援助才能支持下去。侵華戰爭也不例外。當時的日本,80%的石油要依靠美國供應。此外還有戰爭所需的金屬,尤其是鐵,也要大量從美國進口。就這樣,日本的物資還是很缺乏。所以軍隊不裝備衝鋒鎗,20噸以上的坦克也幾乎不造。所以在1941年美國對日本宣布全面禁運,這就直接導致日本面臨一個抉擇:要麼對美國開戰,要麼放棄1931年來獲得的全部大陸利益。要想日本放棄全部大陸收益,可能嗎?絕不可能。要不日本打仗打了10年白忙活了?所以只有選擇和美國開戰,並進軍東南亞奪取石油資源。
也就是說,從1931年到1941年的十年間,日本用來侵略中國,殺中國人(包括南京大屠殺)所用的戰爭物資,大部分是由美國提供的。如果沒有美國的這種支持,日本根本就無力大規模侵略中國,而且即使侵占了整個東北和華北,沒有美國提供的物資,最終也保不住。
還用說什麼呢?正是美國在後面,幫助日本將中國推入了慘遭屠殺的血海。正如李宗仁所說的:日本殺人犯沒有刀劍,美國給了他們。
更可笑的是,美國雖然從一開始就拒絕承認偽滿。說日本的行為非法,非法行為造成的狀態不予承認。冠冕堂皇,義正詞嚴。可是不承認歸不承認,軍事物資照舊一船船運給日本,好讓日本把這種非法狀態繼續維持下去。如果你承認偽滿,那我反而原諒你了,因為你可以說自由貿易嘛。可是你明明知道日本在用你提供的物資干非法的勾當,你還給他送東西,這是什麼性質?說難聽一點,這不就成了白天立牌坊晚上作婊子了嗎?
有人說,賣東西給日本,是美國民間私人行為,政府管不了。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政府管不了,那10年之後為什麼政府又對日本搞禁運了?這不是恰恰證明美國政府其實是可以管也有能力管的嗎?所以,結論就是:美國知道日本侵華是非法的;美國知道自己出口給日本的物資是日本侵華的必要條件;美國有能力阻止自己出口這些物資給日本;美國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沒有阻止自己出口這些東西給日本。
所以中國的反侵略戰爭獲得了勝利,但我們需要為這個勝利感謝美國嗎?借用刑法術語,美國的行為頂多算個犯罪中止,頂多給你算個減輕處罰的情節。東京的被告席上沒有美國總統,已經夠便宜你們的了,還感謝?
至於「援華」什麼的都是利益,當時的蘇聯老大哥已經在歐洲銳不可當,要是亞洲這塊兒再不出手搶占先機,他老美還怎麼實現當「世界警察」的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