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15日起,在香港持有接種中國疫苗證明的人,在申請前往中國大陸的簽證時可以得到一些方便。
赴大陸從事各種領域複工複産的外籍人員及其家屬是此項優惠政策的目標,因“緊急人道主義需要”的赴華人員的簽證也獲“適度擴大”。
科興與中國國藥生産的疫苗在國際上較爲人所知,新加坡所訂購科興疫苗不久前已經入口,但還沒得到政府的批准使用。
據說,新加坡正在等待中國方面提供一些相關數據。
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的有關宣布,乍看之下,是爲一些外籍人員提供方便,讓中國方面可以安心地接受他們入境。
但爲何只是方便接種“國産“疫苗者,而不是開放給受世界衛生組織承認的西方疫苗?
中國的最新舉措,等于是只承認中國的疫苗産品。深度解讀之下,更像是疫苗保護主義。
這在國際上可能弄巧反拙,引發其他國家針對中國實施類似的措施,不接受中國的疫苗證明,給中國人的出行設置障礙。
國際上的疫苗競爭剛剛開始,西方社會對中國疫苗存有既定偏見。
中國14億人口,要在短期內滿足國內需求已不容易,除了發揮疫苗外交的作用之外,疫苗的國際市場,其實對它並不重要。
事實上,許多國家爲了自身的利益,正限制自己國內研發的疫苗出口。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全球公平分配疫苗的呼聲,得不到積極的響應,如美國和英國已徹底禁止疫苗和生産疫苗原料的出口。
貧窮和落後國家要得到疫苗,現階段只靠世界衛生組織的疫苗獲取機制COVAX下的安排。
在這框架下,中國與非洲多國達成分發疫苗的協議,俄羅斯在拉丁美洲分發疫苗,歐洲則專攻全球大多數的落後國家。
在目前的處境下,貧窮國家就只能乖乖坐在那裏等待其他國家的施舍。而這些疫苗施舍僅夠滿足他們國家小部分人民的需求,所謂的“全民免疫“就像天邊一顆星,遙不可及。
李顯龍總理本月初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專訪時說,“疫苗不分國籍”。他不認爲人們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
“就可以憑生産國就斷言中國生産的疫苗不好,或者說中國生産的疫苗就一定好,只因爲他是華人,疫苗與他們的基因相符合。”
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在中國和西方的多種疫苗哪一種最有效,哪一種不會出現長期後遺症。而這不是三幾個月的事,可能三五年後,有關的爭論還無法平息。
新加坡所采購的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和中國的科興産品。相對而言,網上有關輝瑞疫苗的不利消息更多,已打擊了不少人對輝瑞疫苗的信心,有些人表示要等待科興疫苗。
中國在港發布的最新簽證措施,加強了一些新加坡人對科興的信心,以爲打了科興疫苗出入中國更加方便,但這是否也意味著到歐美國家也就不方便呢?
所以,唯有推動全球性的疫苗護照機制,讓各國互相承認各自的疫苗驗證,彼此方便才能真正打通邊界,恢複國際飛行和旅遊。
疫苗不等人,過了這條村就沒有這個店,三心兩意,選擇疫苗的人,最後可能失去接種疫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