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刻意到香港感受9月16號當地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十號風球”飓風,可就那麽巧前兩天平安抵達,15號火速辦完珠寶采購,接下來幾天留下和飓風中的香港親密相守,不離不棄。
去年夏天難得齊聚全家大小十幾個人飛到香港度假,當時也因爲忽然而至的八號台風,我們幾乎天天圍困九龍區的酒店,偶爾也跑出去天星碼頭感受海面的強風巨浪。
除了第一天去的黃大仙廟,以及小孩去的迪斯尼樂園,唯一全家成功一起去到的景點是大埔的林村許願樹,抛了橘子許了願,就算來過香港了。另一個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診所,因爲一半的人都在風雨中病倒了。
一個8號強風把人都弄病了,城市和巴士幾乎空無一人,船只停駛,飛機停飛,那樣的景象至今曆曆在目,人面對大自然的威力是多麽的無助和渺小。
8號風球都能把人弄病 十號風球還得了?
因此,更強勁的“十號風球”還是令我有點好奇和念想,我的馬來西亞和北京行家朋友,一買辦完畢就火速更改機票,即日飛返家園,而我順勢就留下聽風看雨好了。
對一個絲毫對天災沒有任何危機意識的新加坡人,這樣的在災難到底會怎樣?破壞力有多大?香港人又怎樣面對?這個7百萬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又以怎樣的姿態回彈和修複?
其實香港媒體數周前已呼籲民衆要爲這次風災做好防範,因此16號開始我就呆在香港朋友一家大小位于大埔的三樓(頂層)村屋,乖乖在家目睹朋友一家如何應對風災,電話問候全港各地的親朋好友,趁電流未中斷前通過電視和收音機了解外面的情況。
“風暴前的寂靜”這句話原來不是空話
就在15日的晚上,暴風雨來臨之前,我感受城市進入一種詭異的平靜狀態,夜色出現一片紅暈,連空氣都似乎壓縮得令人窒息。我是一個不太流汗的人,那個傍晚下來,我汗如雨下,那種悶熱甚至會令人有點恐慌。
那幾天全香港聽著新聞播報“山竹”飓風怎樣橫掃菲國呂宋島,造成33人死亡,5萬人疏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買好電池、手電筒、蠟燭、幾天的糧食(菜市場的菜在一兩天前被搶購一空),以及奔相走告朋友在15號11點之前趕回家。
而我們老早買了門票去紅磡體育館看香港巨星徐小鳳的演唱會,很高興還趕得及,我們就在一片低壓極度悶熱的氛圍中進入體育館。
兩位年事已高的台灣知名藝人青山和張帝也不畏飓風特地從台灣和中國內地趕來。大概是希望大家早看完早回家,演唱會提早5分鍾後開始,應景的金曲“風的季節”和“風雨同路”都令大家聽得如癡如醉。
演唱會結束11點多,九龍的天空還是沉寂得嚇人,感受不到一點威脅,在一片井然有序中我們乘坐地鐵回家。回家路上看到很多房子的玻璃窗已交叉貼上膠帶,包括朋友平日滿屋玩具的房子也收拾得特別整齊,似乎爲一個未知的超級風災做好准備。我就帶著又期待,又有點擔憂的心情入眠。
山竹真的來了
隔天8點起床,比平時早就是爲了見證天氣的轉變,雨真的下了。睜開眼睛就收到一堆香港朋友的簡訊,叮囑我千萬不可以出門,當中包括駐港的新加坡朋友,反而來自新加坡的家人一個都沒有。
後來我才醒覺,新加坡人沒有經過十號風暴是不會了解它的破壞力的,自然就不會發出叮咛,人之常情!
雨勢在中午越來越猛,狂打亂擊屋頂和樓房的牆壁,就好像被困在一個箱子裏,有人在外猛力敲打一樣。
沒一會兒我們發現雨水從落地玻璃窗滲水進來了,我們急忙拿桶和抹布擦拭,但是水量太大,我們輪流站崗擦幹水,這個時候我們發現露台的天花板洋灰一片片剝落,但是雨勢太大,根本也無能爲力。
因爲風大雨大,我們刻意遠離所有的窗戶,可是有那麽一刻,我和朋友還是好奇的挨近落地玻璃細看外面已模糊一片的景觀,卻被雨水狠狠隔著玻璃“碰”一聲撲向我們,感覺被打了一記耳光一樣,嚇得我倆馬上彈回客廳中央。
我們甚至在那關鍵的數個小時刻意保持清醒,誰都不准睡午覺,時刻留意萬一玻璃被打破,或更多雨水滲進來、停水或停電的應變措施。此時香港朋友陸續發來樓層搖晃得厲害和吊燈搖搖晃晃的信息,大家都希望這場風暴趕緊過去。
還好電源沒有完全沒切段,只以低壓形式允許我們有幾個小時局部性用電。在黑暗中,我們第一晚的燭光晚餐用瓦斯爐來准備,不是浪漫卻是必須的!
十號降至三號風球 香港人風雨不改照舊上班
雨勢終于到入夜時分緩和下來變成三號風球,這意味著全香港人在17日的星期一早上必須上班。我們完全無法想象屋外是什麽狀況。
早晨5點半一位住北部上水的香港阿姨已經准備早點出門去機場上班了!可是地鐵沒有通車,怎麽去呢!?最後坐上同事的順風車,可是一路都不順,因倒下的樹和擁擠的交通路況,我們早晨十點半再醒來的時候,她竟然還塞車在路上,花了五個半小時才到公司。
一個在大埔工作的媒體朋友也叫不到計程車,小巴司機剛通知要改路線,原路線因樹倒封路了,地鐵和火車班次減少,車速也放慢。
即使遲到,即使知道路況很糟糕,她們還是一支箭的奔赴工作;我是新加坡人,我可能第一個念頭是給自己請假,不會去上班!
直到我們當天早上走出去看眼前的情況,我對這些風災之後第二天毫不猶豫去上班的香港人表示敬意。原本要出去市區參加展覽會的我,當天真給自己請假!電視畫面頻頻播報局部通車地鐵後,某些地鐵站擁堵的情況,猶如多年前的新馬關卡一樣,我還是避開爲妙。
我們帶著一家大小抱著巡視災情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步出大門,眼前一幕真把我們嚇壞,簡直是滿目蒼夷,慘不忍睹,很多大樹連根拔起,或吹得東歪西倒,還有腳踏車被吹到樹幹上被糾纏一起。
我們一路走到林村的許願樹,去年拍照留念的大樹倒下了,可是供旅客丟橘子的假樹卻絲毫無損。餐館的老板娘對我們說抱歉,說棚子都被吹到了,今天暫時沒有東西吃。
我們一路走一路幫助擺正倒下的環保鐵箱或可能絆倒人的大樹幹。帶著惆怅的心情跨過一棵棵犧牲倒下的大樹,我們回到還是沒完全恢複電源的房子,沒有冷氣,沒有互聯網,又再過第二晚的燭光晚餐,我們只有苦中作樂,閑話家常,保護心情愉悅。
天災當前,人類的一些小怨言都顯得不足挂齒。吃過晚餐沒多久,在悶熱之中忽然重見天日,電燈亮起來,冷氣開始操作,電流終于恢複正常,我們手舞足蹈,高聲歡呼!
到了18日,我也沒有借口不工作了,基本上香港是個建設完整的地方,風災之後經過一天的混亂不堪,接下來的一天地鐵和巴士大部分恢複正常。
我輕輕松松的回到展會繼續工作,感受這個蓬勃社會的超強韌性和修複能力。當然直到現在,倒下的樹還是無法一下子清理完畢,也因此掀起更多的社會話題包括是不是該體恤員工風災隔天宣布停工,而不只是停課數天、以及如何處理倒下的樹木等。
香港的零死亡率不是憑空而來
經過風災一役,香港的死亡率是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除了說明基建和土木工程的先進和完整之外,我也看到香港人高度的公民意識和配合度,才會讓一場原本破壞力無限的災難程度減到最少最低。
我的香港友人感性地說:
還好台風打“正”香港,而不是其他鄰居地區,否則後果更不堪設想!
——這就是香港人的大氣和胸襟。
從大埔到灣仔的地鐵旅程中,我看到一個身著運動服的青年男子忽然彎下腰,去撿起我座位前方地面一只無力揚著翅膀的美麗蝴蝶。他溫柔的用手指輕輕把它的兩片翅膀夾起,然後把蝴蝶放在窩起的手掌心,速速的把蝴蝶救出去。
香港,被狂風巨浪沖刷一遍後,一定也能像那只受傷的蝴蝶振翅飛揚,美麗如昨。
後記
我在香港風災後剛寫完這篇稿,日本隨即又遭受“譚美”台風的襲擊!另一邊廂,縱使香港已恢複平靜,但是驚人的災後清理工作還在進行當中!
As if somebody pulled the planet’s gigantic plug. Staring down the eye of yet another fierce storm. Category 5 Super Typhoon Trami is unstoppable and heading for Japan and Taiwan. Be safe down there! #TyphoonTramipic.twitter.com/4VmY2hhj2c
— Alexander Gerst (@Astro_Alex) September 25, 2018
香港媒體報道,這次超級風災被毀壞的樹多達4萬6000棵,其中11棵是珍貴品種,受到官方保育的品種。
爲此,政府將舊啓德機場的空間用來存放樹木,面積有12個足球場那麽大。
更令人難過的是印尼也傳來地震和海嘯噩耗,最初僅300多人的死亡數據實在令人無法相信,果然隨之出現岸邊哀鴻遍野的恐怖畫面出現,才驚聞死亡人數可能遠遠不止。
不管是印尼、日本還是香港,都是國人常去的地方,沒有天災的新加坡人是何其幸福,過得如此安逸,正因爲這樣,我們出門在外要有所警惕四周存在的種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