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矛盾原本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事情,但是美國總喜歡牽扯其他國家,非要將別國拉進己方“陣營”,以此來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試圖讓中國對美低頭。不過,並非所有國家都像美國的“小弟”澳大利亞一樣,喜歡跟在美國後邊,只要美國一聲令下,就開始對中國“開炮”。作爲獨立的主權國家,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考量。且不說爲了世界和平,斷然不能插手中美爭端,激化國際矛盾,就是經過2020年的新冠危機,也有很多國家意識到,與其站在中國的對立面,不如與中國相向而行。
拜登拉攏盟友卻遭拒
拜登上台後就積極發揮自己的外交能力,不僅重新修複了美國與盟友的關系,還試圖拉攏更多反華國家。但沒想到的是,拜登的拉攏計劃並不順利。此前G7線上峰會召開之際,德國總理默克爾就對拜登提議的組建“抗華聯盟”表示反對。默克爾認爲,G7應該避免做出影響與中國之間的關系的行動,更認爲G7應該和中國加強合作。默克爾之所以會跟拜登唱反調,主要還是因爲考慮到中國經濟的發展能夠帶動歐洲經濟的恢複。雖然歐盟在遏制中國發展方面與美國抱持著相同的想法,但是由于現階段國際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倘若只一味地想著打壓中國,那麽很可能不僅不會帶來好處,還會承受不必要的損失。
這點不僅僅只有歐洲國家想到了,被拜登納入“抗華同盟”選擇的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同樣也考慮到了。因此在面對美國給出的“選邊站”問題的時候,新加坡選擇了拒絕。據有關媒體日前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雖然中美不太可能爆發軍事沖突,但是兩國的緊張關系會比5年前更加嚴峻。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不能在兩國間選邊站,否則就要承受巨大壓力。新加坡作爲小國,承擔不起任何損失。
不站隊或成爲國際趨勢
中國從來不會逼迫任何一個國家“站隊”,因此新加坡的這番表態其實就是對美國的回應。新加坡無意參與中美矛盾,這是正確的選擇,否則一旦引火上身,那麽想要脫身就爲時已晚。好比上述提到的澳大利亞,以往總是效仿美國打壓中國,既不尊重中國,也不遵守國際法則,最後由于自身問題遭到中國貿易反制,經濟持續陷入低谷。在這個時候,只有澳大利亞在自食苦果。至于美國,正忙著撿澳大利亞落下的“金豆豆”。繼澳大利亞之後,也不會有哪個國家想要成爲下一個“澳大利亞”。
就算是過去主動跟美國交好,希望能夠借助美國的軍事實力,來打壓中國的印度也同樣如此。日前莫迪出席了以視頻方式召開的“四國峰會”,但在這之前,莫迪曾想要拒絕參與這項會議,原因就是不想在剛剛完成邊境接觸脫離後,再度使中印關系變得緊張。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印度還是新加坡,都是對華態度強硬的國家,如今態度出現轉變,也許可以說是一種國際趨勢。
早在此前,美國盟友裏就有“不僅拒絕站隊,還加強與華合作”的國家——菲律賓,而現在美國的又一盟友——新西蘭也多次拒絕共同發布反華聲明。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遭到中國的貿易反制期間,新西蘭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更加密切。此外,眼見澳大利亞仍在“受難”,新西蘭還傳授澳大利亞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提醒澳方尊重中國。不過澳大利亞沒有反省,也就無法領會。
對于這些逐漸偏向與中國合作的盟友,美國沒有任何阻擾的辦法。本身這些國家就是因爲利益才與美國站在一邊,倘若美國因爲要對抗中國而去損害盟友的利益,那麽勢必會引起盟友的不滿,屆時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不僅難以讓盟友與美國心連心,還可能會將盟友推向中國身邊。按照當前形勢來看,盡管日本等國家態度逐漸明朗,將會與美國站在統一戰線,但是美國想要通過“抗華勢力”來打壓中國,這一很可能是無法實現。至于那些決定跟隨美國對付中國的國家,也需要做好淪爲與澳大利亞同樣下場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