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是
東南亞國家的一股清流
環境好,收入高,安全~
生活在新加坡的總有一種
“歲月靜好”的安全感
如果你問一個生活在新加坡的人
有沒有什麽令你擔心的事
你可能以爲他會說
“熱”、“地方小”、“無聊”
沒錯、這些確實是新加坡的缺點
但是令人擔心的
遠遠不止這些顯而易見的事
讓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長遠
10年20年30年甚至百年……
會發現新加坡面臨
“許多威脅”
生活在這裏的人
仔細想想都會害怕這些事
“新加坡被淹沒”
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
對于新加坡來說不是“狼來了”
而是越來越近的事!
最近全世界各個機構都出了
關于海平面上升的報告
全面都Cue到了新加坡!
新加坡再不行動的話
就要“大縮水了”
(新加坡總理公署發布的視頻)
今年7月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屬下的Crowther實驗室
發布權威報告
到2050年,也就是30年後
世界上77%的城市的氣候環境
將經曆“驚人的變化”
新加坡,首當其沖!
法國今年夏季出現45.9度高溫
世界氣象組織多名專家確認
2015年至2018年
是自一百多年前有記錄以來
最熱的四年!!
氣候炎熱導致冰川加速融化
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
最近美國的非營利
氣候科學與新聞組織
“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
在10月29日發布了最新報告
預計到了2050年
約有3億人每年都會面臨沿海洪水威脅
其中亞洲國家受影響最大
推廣
面臨威脅的人口
超過三分二達2.37億人
多個城市或面臨“消失的命運”
其中當然包括四面環海的新加坡
椰友們可能都知道
新加坡海拔最高的地方
是武吉知馬山,只有
163米
島上大部分地方
在海平面15米左右
全島30%低于海平面5米
根據新加坡之前的規定
所有建築必須建在海平面三米以上
因爲到了漲潮時段
海平面會升高兩米
剩余一米是“安全距離”
則是用來應付下大雨時的淹水情況
現在
未來
到了2100年新加坡的海平面
將升高一米
這意味著原有的
“安全距離”將不複存在
發生漲潮和下大雨的情況時
新加坡部分地區會被淹沒
新加坡是如何消失的?
根據谷歌地圖顯示
如果海平面上升一米
新加坡外圍
尤其是圍海造田那些地方
幾乎都要 被淹沒!
預測2500
海平面預計上升10米以上
全島四周就會被
吞沒殆盡
如果海平面繼續上升40米
新加坡,是率先從地球上
消失的國家
盡管上升40米
其實,很多國家還都健在!
新加坡狂砸1000億新幣應對
新加坡意識到這種威脅
在今年2019年總理群衆大會上
“應對氣候變化”成了
關乎民生社稷的重點
李顯龍總理表示
新加坡面臨最大的威脅
就是海平面上升
總理說,軍隊和應付氣候變化是一樣的
希望軍隊永遠不需要打仗
但是海平面卻是肯定會上升的
所以對抗氣候變化海水上升的工程
不是面子工程
而是生死工程
雖然工程的落實可能需要百年
但是牽涉到子孫後代的基業
新加坡是個小國家
一己之力不能阻止
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
但至少必須做好准備
和告訴大家長遠的應對之策
政府仔細研究了新加坡的海岸線
並將這些海岸線分成不同區塊
所以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
比如樟宜機場第5航站樓
和新大士的港口,都必須在
海平面5米之上
(新加坡6、70年代的水災,圖源:早報)
(2010年烏節路被水淹)
政府還要繼續做一系列的保護措施
公用事業局計劃在濱海堤壩
的另一端興建第二個水泵房
從濱海東到樟宜填海造小島
連接不同的堤壩
形成具有防洪作用的蓄水池
這些措施需要花1000億新幣
從這不怕花錢的架勢
就能看出新加坡有多怕
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
新加坡人還怕什麽?
“新加坡被邊緣化”
新加坡除了是個島國
還是名副其實的小國
面積僅719平方公裏
人口約570萬
爲了和其他小國家“抱團取暖”
互相交流經驗
1992年新加坡在聯合國發起
了一個非正式平台
叫做“小國論壇”
從一開始的16個小國參加
至今已增加到107個成員國
超過了聯合國成員的一半
這些成員國都是
人口小于1000萬的小國家
包括挪威、不丹、愛爾蘭等等
最近到美國參與聯合國大會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主持了2019年的小國論壇
在會上李顯龍表示
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
經濟規模太小了
在經濟/軍事/外交/自然災害等方面
都處于劣勢……
李顯龍總理甚至說:
“如果新加坡明天消失,
世界或許還是會繼續照常運作”
經濟上容易受到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
各方面都沒有大國的抗打擊能力強
因此在決策上不允許“犯錯”
小國缺乏捍衛自身的戰略深度
在軍力上無法與大國抗衡
夾在大國中間
在外交方面新加坡需要格外謹慎
“如果我們沒有小心管理好我們的外交關系,我們自主命運的自由可能會被嚴重限制,即使我們保持名義上的主權或獨立。”
縱觀曆史
很多小國家早已不複存在
存留下來的只是極少數
以上這些話也並非妄自菲薄
新加坡一直都很清楚明白
自己在國際上的位置
“危機感”從來都沒有消失過
李光耀在自傳裏面
談及新加坡也都是“生存之道”
對新加坡這個小國家來說
生存高于一切
也正是這種強烈的危機感
和清晰的自我認知
以及務實的經濟政策
這種“自知之明”
使得新加坡從一個小漁村
發展成爲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
“新加坡社會分化”
新加坡一直敢于直面
一些國家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比如說“貧富差距”、“社會分化”
去年新加坡的《亞洲新聞台》
(Channel NewsAsia)
出了一個紀錄片叫《不分階級》
(Regardless of Class)
展現的就是當今新加坡
“階級”這個無形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
社會分化到了不得不讓人重視的地步
這些分化可以是貧富差距導致
或者是學曆差距導致
甚至是學習成績高低導致
《不分階級》
紀錄片采訪了幾個9-11歲的小學生
想知道他們對富有和貧窮的態度
主持人問:
“你們(每天)有多少零用錢?”
右邊黑衣服的女孩說:
“4塊錢。”(新幣)
中間粉色衣服的女孩說:
“哇塞 !”(露出了羨慕神情)
粉色衣服女孩繼續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學校如果你擁有最昂貴的東西
那麽你也最受歡迎”
主持人好奇:“什麽樣的昂貴東西?”
“Smiggle鉛筆盒,Smiggle包包,
反正就是Smiggle的東西。”
小女孩表示這個牌子的文具很好看
可以拿來在同學間炫耀
主持人:
“你覺得富人對窮人很糟糕?”
小男孩:“是的”
主持人:
“你都看到他們(富人)做了什麽”
小男孩:“嘲笑(窮人)”
另一個小女孩說:
“我爸爸經常告訴我必須好好學習
否則以後就會變成開垃圾車的人”
(椰子咋覺得這話蜜汁熟悉呢)
都說童言無忌
小孩子的這些想法和描述
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節目訪問了保安人員、清潔工人等
他們表示自己是“無形的”
甚至被視爲“奴隸”
節目隨後采訪了幾個
不同學術程度的新加坡中學生
之前新加坡中學采用分流制
確保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跟上
但也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分化
主持人問:
“你們平時都跟不同流派的學生交流多嗎?”
華裔小姐姐說:
“我們基本上不跟快班的人玩
因爲他們看不起我們”
成績較低的小哥哥也表示
自己有快班的朋友
但很少在一起玩
他覺得快班的朋友不喜歡他
主持人問:
“他們對你(態度)很差嗎?”
小哥哥:“就是無視我們”
隨後小哥又自嘲了一下:
“也許我們太不一樣了
他們在學校總是安靜又整潔”
(此處cue到兩位同學)
“而我們(成績差的)總是制造混亂”
場面一度很尴尬
最後另一位同學替大家總結了
不同流派的學生不愛一起玩
是因爲大家的行爲模式太不一樣了
誰都不願意處在尴尬的環境裏
這個記錄片一經播出
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不知不覺中,新加坡已經有了“階級”
然而,沒有人願意
自己被當成二等公民
主持該節目的正是一位部長
通訊及新聞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
普傑立指出
“解決社會分化對于我們之所以是新加坡人至關重要——沒有人應該認爲自己是二等公民。”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說:
“我們絕對不要一個固步自封的精英體制”
確保擁有一個開放
沒有入學障礙的體制
讓所有傑出的學生都有機會攀上高峰
就在這個紀錄片被播放不久
新加坡就迎來了
50年最大的“教育改革”
中學教育大改革
但2024年起
本地中學不再有
快捷、普通源流之分
將按照三個小六會考積分段
決定學生將修讀哪一個程度的科目
科目級別分爲中學
水准1 (General 1,簡稱G1)、G2和G3
科目編班制比分流制
有更強的流動性
另外中學畢業時
帶有明顯成績區別意味的
劍橋N水准和O水准考試
從2027年起
將被整合爲統一的全國考試
不再以N水准和O水准論人
讓所有中學畢業生
站在同一起跑線競爭
屆時全國考試的成績單上
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級別
屆時教育部和英國劍橋
將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
小六會考改革
就在中學的重磅改革之後
沒過多久小學畢業考試的改革也來了
從2021年起,小六會考(小升初)
300分滿分制的T-score積分
將會被“八級”的積分等級制取代
(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
會考的四個科目
每科考獲的積分等級
介于AL1至AL8
(AL1至AL8對應的原始成績)
例如AL1是表現最優秀的等級
所以學生在小六會考四科總成績
最後介于4至32分
成績越好分數越少
(未來PSLE的成績單)
以後六會考的成績單
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分數
而是有四個科目各自表現的成績單
(明星曬小六會考成績)
根據教育部的解釋
這麽做是爲淡化過度看重成績的心態
減少不必要的競爭
並讓學生有更大靈活度
與空間去發展各自的強項與興趣
縱觀下來,新加坡的教育改革
不但有了具體政策
還有了非常明確的時間線
2021年——小六會考新計分制
2024年——中學不再分流
2027年——合並N水准和O水准考試
其實就是爲了
“公平”和“減負”
在減少學生負擔的同時
給與每個學生公平的機會
和充分的流動性
比如小學成績不好的孩子
到了中學還有機會“逆襲”
盡量減少一考定終生的情況
確保擁有一個開放
沒有入學障礙的體制
讓所有傑出的學生都有機會攀上高峰
政府的思維已開始進入政策層面
以上這種種擔憂
有人說是杞人憂天
還有人說這是新加坡人
“怕輸”“怕死”的國民性
但是在椰子看來
卻反應了新加坡
敢于直面一些國家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無論是氣候、經濟政治還是社會問題
都是真實存在
而且並非新加坡獨有的
“直面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新加坡這麽多年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漁村
跻身世界發達國家
靠得就是眼光長遠、先人一步
指定符合未來幾十年
甚至百年發展趨勢的政策
才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椰友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