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國家。新加坡正在打造一個全新的“智慧城市”,並將以此爲目標,在各個方面逐步升級,未來,新加坡有望成爲世界首個智慧國。
新加坡智慧發展時間線
1990——“國家電腦計劃”,推廣電腦化應用
1992——“IT2000-智慧島計劃,普及信息技術
2000——“信息通信21世紀計劃”
2005——“一流經濟體”計劃
2006——“智慧國2015計劃”
2013年,新加坡提前完成“智慧國2015”計劃。2013年新加坡的IT産業産值達148.1億新元,年增長率高達44.6%,其中出口占72.7%。新加坡全國有14.67萬信息技術人才且多年保持穩定。于是,新加坡隨後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10年計劃。
不出意外,新加坡有望成爲世界首個智慧國。
01 快速停車,解救擁堵
新加坡地狹人稠,高效利用空間資源“夾縫求生”是其建設智慧城市的第一訴求。美國有研究顯示,高峰時段的道路上可能有高達30%的車輛是在兜圈子尋找停車位。提供實時停車數據可以有效降堵。早在2008年,新加坡就已經在中心城區道路兩旁設置了大型電子顯示屏,列出附近停車場的當下剩余車位數,方便車主預先安排行程,快速停車。
在新加坡,實時的停車數據可通過App查詢,方便實用。在實現數字化城市的基礎上,要把真正的痛點信息推送給需要的人,而不是大量的商家信息。
02 實時動態,高效出行
新加坡巴士公司推出了名爲IRIS(Intelligence Route Information System,智能路徑信息系統)的巴士實時咨詢數據庫。市民可以透過網頁、手機App、各主要巴士站的電子屏幕來查詢巴士來往信息,了解你所等待的巴士還有多少分鍾才能到達,讓乘客可以更加有效地安排行程。這是活用GPS、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好例子!
就目前大型城市數字化水平看來,公交智能化難度並不大、成本並不高,但能否真正實現,就看當地政府是否有開放的思維與挑選有實力合作企業的眼光了。
03 加強康複,減少就醫
公共醫療系統負擔沉重,是新加坡社會面臨的新問題。于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出一套名爲Home-rehab的家居康複系統,讓長期患者可以在家完成康複訓練,減少去醫院的次數。
患者只需購置可穿戴的動作感應設備,通過相關App,即可在家進行康複訓練。當他們訓練時,傳感器和攝像機將捕捉患者的體征數據並遠程傳輸給治療醫生,病人和醫生每周還會通過平板進行一次視頻會診。患者可以減少長途跋涉、舟車勞頓進出醫院複診的次數,更能省去了家人陪同照料的時間。同時,醫院的理療醫師也可以通過App監察病人康複的進度。新加坡已經開始了該技術的投放與實測。
04 智慧組屋,質優價廉
新加坡雖然不以福利國家自居,然而對國民的住房保障頗爲得力。超過80%的居民住在政府興建的組屋(HDB Flats,類似國內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之中,當中超過95%擁有其居所的業權,這是新加坡政府一項主要的民生政策。
新加坡的智能組屋從建築環境規劃、能源管理系統、停車場泊車系統、廢物回收處理、公共區域節能系統等,都將“智能城市”在科技、互聯網、移動通信、大數據等方面的考慮盡數包括。
普通購房者如果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買房,需交20%—50%的首付;如果跟HDB貸款,只需要交10%的首付,剩下的用每月公積金授權扣除即可,解放了住戶的可支配收入。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還表示:選購三房式或更小組屋的屋主,每月平均繳付的房貸僅爲567新幣(約合人民幣2800元)。
05 用虛擬地圖管理城市
虛擬新加坡,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它是按照1:1比例建立的全新加坡3D模型,包含了島上每座建築物的准確3D數據。此外,它還能呈現植被綠化、管道網絡、電纜、風道和垃圾槽管等諸多信息。
“虛擬新加坡”是一個實境整合的3D虛擬空間,通過先進的信息建模技術爲該模型注入靜態和動態的城市數據和信息。“虛擬新加坡”絕不只是觀賞性地圖,而是一款配備豐富環境數據和可視化技術的協作平台,可幫助公民、企業、政府和研究機構開發工具和服務,以應對新加坡所面臨的新型複雜挑戰。該模型將利用數據分析和仿真建模功能來測試城市管理概念和服務、制定規劃和決策、研究技術,並促成社區協作。
利用公共部門收集的圖形和數據(包括地理、空間和拓撲結構以及人口統計、移動和氣候等傳統和實時的數據),“虛擬新加坡”能打造豐富的可視化模型並大規模還原市內真實場景。舉個栗子,你只要知道屋頂的尺寸,就可以計算它的太陽能潛力,甚至可以模擬需要多少個太陽能電池板來爲整個社區供電。
通過地圖,使用者可以看到建築物如何擾亂交通流量,某地區停車情況如何變化,甚至是植被如何受到高層建築影子的影響。公共部門可以籌建建築設計以觀測氣流或能源效率。災難管理、基礎設施、國土安全及社區服務,凡此種種、都在其中。
新加坡“智慧城市”給其他城市的啓示
打造智慧城市是一場馬拉松。智慧城市需要有序地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規劃來一步步實現,絕無一蹴而就的可能。新加坡在推出“智慧國計劃”的前30年裏,就已經卓有成效地實施了IT業的發展規劃和配套電子政務總體規劃,爲智慧國計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無處不在的信息技術應用。“智慧城市的標志體現在信息技術應用無處不在”是智慧國計劃的定語。智慧國建設的預期成果也是以信息技術爲手段,實現國民生活內容豐富化、增強經濟競爭力和創新力。城市數據的巨量采集與應用亟待實現。
高速廣覆蓋的通信基建。智能化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含有線和無線通信)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和重中之重。沒有高速的寬帶設施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爲無本之木,寬帶網絡的建設需要積極取得相關電信企業的充分配合和支持。
打造智能政府。電子政府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抓手,只有先將傳統型政府改造成智能政府,才可能領導並推動各行各業的智慧化轉型,並最終達成建設智慧城市的願景。
持有遠慮精神。智慧城市必須有清晰的發展願景,雖然城市建設始于足下,但近期的實施項目必須具有高度的實用性和擴容可能,否則極易産生資源投入上的巨大浪費。
預先溝通,切忌一哄而上。行業轉型方案應先在個別行業的個別方面進行試點,試點成功再逐步擴大試點領域。在規劃的制定過程中,應充分與行業內的企業、機構和居民溝通,並盡可能地引進社會力量來實施方案,政府則給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