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當代,新加坡與台灣,他的料理讓人莞爾,更是寫給故鄉的情書。
2019 年亞洲 50 最佳餐廳(Asia 50 Best Restaurants)頒獎典禮上,第一個被唱名的餐廳是“Miele One to Watch Award 最值得關注獎”得主,JL Studio。主廚林恬耀(Jimmy Lim)在掌聲中接過獎座。
這不是他第一次參加這場彙聚亞洲各大名廚的盛會。樂沐 Le Moût 主廚陳岚舒在 2014 年獲得最佳女主廚獎,當時還在樂沐的 Jimmy 也一同出席頒獎典禮。“那時候我坐在台下,看著她走上台領獎,心裏想說有沒有一天,我也可以跟她一樣站在台上?”
5 年前在台下許的小小心願,竟然以這個方式成真。是上天的眷顧?當然不只如此。跟鍋碗瓢盆長大、一生離不開廚房的 Jimmy,以對廚藝的熱忱與積極,爲自己鋪成通往舞台的紅毯。
“我出生那天剛好是爸爸的餐廳開幕,”Jimmy 笑著說到父親如何缺席他出生的那一刻,“護士還以爲我沒有爸爸。”Jimmy 父親在新加坡經營煮炒店,料理類型如同台灣的快炒。獨生子的他沒有兄弟姐妹相伴,從小就在父親的廚房裏找樂子。加上他人高馬大,小學就能拿炒鍋,初中開始幫父親備料、做醬汁。
父親做的屬中式料理,後來 Jimmy 卻選擇進餐飲學校學西餐,“當時可能是有點叛逆的心情,想做跟爸爸不一樣的料理。”加上被精巧的擺盤吸引,就此踏上西餐習藝之路。
求學時期的 Jimmy 是廚藝比賽的常勝軍,還曾代表新加坡獲得國際性的 WACS 青年廚藝大賽金牌,這樣的佳績來自餐廳廚房的實戰訓練。確定未來朝法式餐飲發展後,Jimmy 放學就到一家傳統法式餐廳無償工作;學校要求的校外實習,也選擇去薪水最少、最辛苦的飯店 Swissotel。
這些選擇背後都有其邏輯,法式餐廳奠定他法餐技巧的基礎;飯店 Swissotel 有各種菜系的餐廳,他去過法餐、待過中餐,也在供應餐量最大的中央廚房工作過,實習的那一年裏,他在各個廚房接受不同模式的訓練,大量吸收、快速成長。“那時候每天一直有新的東西進來,覺得好玩就不會累,哪怕被罵,你還是學到東西。”
精進廚藝的渴望,讓 Jimmy 一直想出去看看新加坡以外的世界。後來父親過世,母親決定關掉餐廳,“那時候,我覺得生命中的錨不見了。”會飛的鳥終究到了離巢時刻,他離開故鄉,輾轉來到台灣。
對一個新加坡的西餐廚師來說,到海外進修、工作的第一選擇一定是歐美國家。但 Jimmy 自 2006 年落腳台灣後就沒離開過,而當時的台灣,在西餐領域還是一片荒漠。
陳岚舒和還在動工的餐廳樂沐,正是留下 Jimmy 的錨。
那時候陳岚舒向 Jimmy 描繪的樂沐,是個讓客人能體驗、享受法式料理精髓的場所。當時台灣沒有太多餐廳做到這樣的程度,陳岚舒卻有勇氣以高規格要求自己,爲台灣餐飲環境帶來新氣象。Jimmy 爲她提出的方向和願景感動,毫不猶豫加入,這一待,就是 7 年。
從領班開始,他在樂沐一步步做到廚師長,秘訣就在于眼光放遠、隨時做好准備。除了做好分內工作,他還會思考如果自己再往上一個職級,應該如何要求細節、規劃工作流程。“不要等機會來時才開始學,如果你事先做好准備,才能在拿到機會的時候好好發揮。”
獲得歐美知名餐廳的實習機會時,Jimmy 也不只是埋頭苦幹。他觀察這些一流餐廳怎麽管理廚房,外場如何服務客人、怎麽接訂位電話。除了在工作期間請教,甚至還會在放假時約同事喝酒聊天,以各種方式了解組成一個偉大餐廳的各種細節。
其中,Jimmy 對美國廚師 Thomas Keller 印象特別深刻。他在 Keller 的兩家餐廳 The French Laundry 與 Per Se 實習時,親眼見識他鼓舞人心的談話魅力,也發現它們每個廚師的態度、做事方式都高度一致,“如果問不同廚師同一個問題,80% 的回答是相同的。”
樂沐 7 年,Jimmy 見識過國際知名餐廳的經營運作,在 30 多人的樂沐廚房裏累積管理經驗。7 年後,他決定離開樂沐,嘗試更多可能。但連他也沒想到,這次出走,竟然也是回歸。
JL Studio 成立之初,原本要做當代歐陸料理。開幕前 1 個月,菜單擬定,廚房團隊都熟悉出菜的 SOP 時,Jimmy 突然決定打掉重來。
“我不是在歐洲長大,這些料理跟我沒有太深刻的關系。”最後,他決定以故鄉爲本,用現代風格重新诠釋新加坡風味。如何以當代料理手法描繪南洋小吃?從以下 3 道菜可看出端倪。
杯子粿(kueh pie tee)是阿嬷過去常做好放在廚房,讓 Jimmy 能隨時填飽肚子的新加坡家常點心。Jimmy 延續阿嬷的做法,餅殼中一樣填入紅白蘿蔔絲與鱿魚;但將原本全熟的蝦子換成炙燒過的牡丹蝦,保留蝦肉的甜度;上層的香菜也改用清爽的香草與食用花卉。結構和作法與傳統杯子粿沒有太大出入,透過更細致地置換、處理食材,讓家常點心華麗轉身。
另一種方式是將新加坡小吃解構成台灣版本。例如最知名的肉骨茶,湯頭加入大量菇類熬煮,貢寮鮑魚也以肉骨茶湯慢煮至軟嫩。湯中放入大塊杏鮑菇、香菇取代排骨,且有酥炸、炖煮等不同口感。連排骨脂肪這種細節也不放過,Jimmy 神來一筆地以愛玉模擬它滑溜的質地,將這道傳統小吃創意變形。
主菜安格斯牛小排則是東南亞原料的組合。馬來西亞臭豆近似臭豆腐的味道,立即爲這道西式排餐帶來南洋味。翻開圓片狀的豆薯,就能看見牛小排上鋪滿蒜酥、紅蔥頭、香茅、香菜、卡菲爾萊姆葉等香料;用馬來西亞棕梠糖“gula melaka”焦糖化的魚露,則爲肉排增添風味。
這樣一系列以新加坡小吃爲風味核心的當代料理,若客人不熟悉它的飲食脈絡,就無法欣賞在兩種料理語言間轉換的趣味。加上新加坡天氣炎熱、悶濕,讓他們需要重酸重辣的食物開胃,以及在菜裏加入姜蒜促進排汗;如果沒有說明這些背景因素,容易讓人對東南亞料理的印象只停留在扁平的“重口味”。
“我覺得直接把料理端給客人,卻沒有好好解釋,是很不負責任的。”經過前兩季的反應,Jimmy 開始加強外場的菜色說明,甚至自己走到桌邊向客人解釋。理解之後,才能欣賞,也才能圓滿一場愉悅的用餐體驗。
而努力獲得肯定,自然是令人開心的事。即便獎座都領回家了,提到 JL Studio 獲選亞洲 50 大的“最值得關注獎”,Jimmy 仍頻頻說不可思議。他希望 JL Studio 能因此成爲台灣與新加坡的橋梁,將台灣食材介紹出去,也讓更多人認識新加坡料理。“如果有客人因爲吃了 JL Studio 的料理,想要到新加坡試試當地小吃,那我會很開心。”
如同當年因爲樂沐成長,Jimmy 也希望 JL Studio 成爲帶領渴望進步的廚師蛻變的廚房。“我希望 JL Studio 能夠培育更多優秀廚師,甚至再影響下一代的廚師。”
當我們問到下班最常吃的東西時,Jimmy 很快給出答案——7-Eleven。“由于我下班後已經很晚了,很多店都已經關了。在我回家路上會經過一家 7-Eleven,下班也累了不想再去遠一點的地方,因此小 7 才變成我的好朋友。”
看來工作真的填滿廚師的生活了。不只靠 7-Eleven 填飽肚子,原本以爲青少年時期曾是國家籃球代表隊的 Jimmy,放假至少會去打個球吧。“我沒有假日欸,平常都在廚房,放假的時候就要整理文書資料,或是被老板叫去開會。”主廚身兼管理者,真的很不容易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