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制造業可以直觀地體現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生産力水平。
日本作爲亞洲第一個進入發達行列的地區,在上世紀發展迅猛,期間誕生了衆多世界級的工業企業,光是每年公布的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100強中,日本的企業就至少占了30家以上,今天要說的是一家十分低調的巨頭,它就是日立。
日立集團是日本擁有百年曆史的企業之一,坐擁5.2萬專利權,18年僅僅在中國年收入就高達195億元.
據19年7月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日立以8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94億元)的營收位列第79名,營收比阿裏、騰訊的總和還要多。
隱秘制造業巨頭
衆所周知,制造業可以直觀地體現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生産力水平。
在日本制造業中是僅次于豐田自動車公司的第二大制造業公司,在日本全行業中也僅排在豐田、日本郵政、日本電信之後爲日本第四大公司。
日立集團誕生于1910年,前身是小平浪平1910年建立的久源礦業日立礦山的電機修理廠,1920年從久源礦業公司分出來,成立日立制作所。
日立集團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受全球濟危機影響,日立集團在2009年曾爆出7873億日元的巨額赤字,當時年已69歲的川村隆先生臨危受命,成爲日立集團的掌舵人,在隨後幾年裏,他大刀闊斧剝離沒有前途的産業,帶領日立集團專注于軌道交通、通信、工程機械等社會革新事業,于2010年實現了2388億日元的黑字。
至2014年辭去董事長職務時,日立集團以“有史以來最高收益”的狀態實現起死回生。
日立巨頭去制造化
去年年初,作爲制造業巨頭的日立宣布將出售作爲集團旗下核心、與日立金屬並稱爲“禦三家”的日立化成,將從“産品制造”轉向“數字領域”。
主動跳出制造業的框架,力爭成爲數字經濟領域的主角。
日立社長東原敏昭斷言“‘制造業’將消失”。
其實,說日本制造業要消失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現象。
世界制造業實際上一直處于一個産業轉移的過程,從歐洲發達國家轉移到美洲,再轉移到日本,才有了日本制造業的崛起。
而從上個世紀70年代之後開始,日本制造業已經開始了自己轉移的步伐,轉移到了中國。
根據啓信寶的數據顯示,日立于1994年就已經在中國注冊成立了自己的中國公司,我們看到有很多制造業企業轉移到東南亞和非洲地區,這就是制造業的一個必然的轉移,因爲制造業一定會向著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方向轉型,所以在這樣的狀態下,日本出現制造業的去制造業化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日本企業開始向一個所謂的智能制造業,甚至于說數字化經濟狀態轉型,這也是制造業的進步,因爲只有這些才是高經濟附加值的。
對于日本制造業的發展與轉型,我們中國企業有能學習些什麽呢?在扶植中小企業這一方面,日本做的比我們更好。
制造業發達的日本如何扶植中小企業
制造業如何做精益化、數字化、智能化問題。其實我們的政府和企業也想了許多的點子,做的也很努力。
但是,要做到精細化,要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單靠企業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要解決好三大問題。
第一大問題,政府是幹什麽的?
政府的職責就是要給制造業創造一個很好的舒適的、通暢的行商環境。
日本的法人稅已經從30%減到了23%,中小企業的法人稅已經從25%減到了15%。我們中國有沒有可努力的余地?我想絕對有的。
第二大問題是資本。
一家企業發展需要資本,資本來自什麽地方?
第一,來自于自身的積累。第二,來自于銀行。第三,來自于社會,也就是各種基金資本。
中國制造業現在依賴的資本,最大的不是自有資本,也不是銀行資本,而是社會資本。我們這裏在座的有投資公司的總裁,你們眼睛盯著的是,投下去以後,什麽時候能夠把這家企業做上市,我能獲得最大的利益是多少?
中國創新企業有一個綽號,叫“輪企業”,A輪、B輪、C輪投資結束後,企業還沒有實現盈利,但是號稱股值已經達到了幾百億美元,于是包裝上市,大家分錢。
投資基金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助推企業在初期飛速的發展。但是,它也是一根上吊的繩子。爲什麽這麽說?大家知道,所有的投資基金,跟企業都有對賭協議,5年或者8年,你做不到他的期望值,你就死掉了。你上市以後,過了若幹年,它把資金一抽逃,你怎麽辦?就像火箭發射衛星,上去以後,還沒進入軌道,推動力沒了。
所以,許多所謂的創新企業一上市就黃,原因就在這裏。大家是玩錢,而不是做實業。
日本怎麽做?
日本企業幾乎都是豐厚的自有資金,爲什麽日本企業有這麽多錢?因爲他們善于積累,存錢過日子,不會亂花錢,即使上市,也只做本業,不會盲目擴大投資。
我舉個例子,京瓷公司是稻盛和夫先生創辦的,稻盛和夫先生說過一句話,他說京瓷公司7年不賺錢,公司也不會垮。
什麽意思?說明他的公司有很多的現金積累,可以不賺錢也能維持7年,大家要知道,京瓷的員工數是5萬人。
日本企業有一句經營行話,叫“安全駕駛”,企業一定要有大量的自有資金的積累,這樣的話,不管遇到多大的風浪,什麽金融危機、泡沫經濟崩潰,企業都可以支撐3年、4年、5年。
然後,我可以用充裕的時間和財力,慢慢的實行轉型,慢慢的提升自己的産業。美國再打壓,我也不會太害怕。
日本銀行協會調查了中小企業,問他們要不要銀行貸款?70%的中小企業告訴銀行一句話,我們不要你的貸款。
日本的商業貸款的利率是1.5%。這麽低的利率大家還不要,說明日本企業真的有點錢,而且還沒有太多的野心!
東京股市從安倍上台的2012年的8000點,已經上升到2萬2000點。我們必須看到,日本企業這幾年不是走下坡路,而是在走上坡路,而且始終是默默地往前走。
我覺得日本企業這種沉穩、恒久的發展模式應該成爲中國企業參考的範本。
大浪淘沙,中國制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油,中國企業!
資料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