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鏡像之城
從任何角度去觀察,新加坡都像是香港的一個鏡像。
新加坡719.1平方公裏,香港1106.34平方公裏;新加坡人口564萬,香港人口745萬;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核心,是國際航運大動脈的節點,香港則把守珠江三角洲,以整個廣東甚至全中國爲腹地。
香港和新加坡都位列“亞洲四小龍”,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享受全球化機遇帶來的經濟騰飛,成長爲金融中心城市;但同樣受制于類似的地理環境:身處小島,面積狹小,各類資源嚴重匮乏,農作物食物甚至是淡水都需依靠外部輸送。
(新加坡市景)
對兩座城市影響最爲深遠、在幾十年間最有權勢的家族,也都姓李。
高樓林立,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夜景靓麗。在上世紀90年代,兩座城市都是大陸人可望不可及的人間天堂。然而隨著中國大陸城市建設越來越發達,香港和新加坡卻走上了不同的岔路。
香港以更大的土地面積、更多的人口、更好的地緣經濟環境,收獲了更差的經濟表現。到2019年,香港人均GDP4.87萬美元,新加坡則是6.46萬美元——這還是建立在香港有一批世界級富豪拉高平均數的基礎之上。
(香港市景)
雖然有些難以接受,但香港人的實際財富和生活水平,都已經落後于新加坡一個數量級。
衆所周知的是2014年以來,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風波事件。而不被人所熟悉的,則是風波事件背後深刻的經濟背景。一系列的經濟布局、政策制定之間的差異,最終形成了兩座“鏡像之城”不一樣的現狀。
02
住房保障
相比香港,新加坡更早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走向自治。1959年,李光耀所在的“人民行動黨”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選舉中成爲立法議院第一大黨,由他本人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從此開始自己傳奇的執政經曆。
那時候的新加坡一窮二白。根據經濟學家任澤平的數據統計,1959年自治之初,其失業率高達13.6%,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米,約有1/4人口擠在貧民區,1/3居住在非法搭建的棚屋,只有9%可住條件較好的公共住房,“房荒”問題十分嚴重,“罷工”事件頻發,社會極不穩定。
1960年,自治之後的新加坡成立了建屋發展局,利用國家財力,新加坡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建造了一批小戶型房屋“組屋”。建設房屋之後面向月收入較低的家庭進行出租,並且只租不售,租金一般不超過住戶月收入的20%。
幾年之後,李光耀再次推出“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向低收入家庭以很低的價格出售房屋。在建國前五年的時間裏,這些政策一共提供了5.5萬戶房屋,解決了全國25萬人的居住問題。
這些有利于中低收入者的房地産政策被長期延續了下來。時至今日,“組屋”仍然是新加坡數量最多的房屋。大多數低收入家庭、一些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都選擇租住其中,雖然戶型較小,但各種設施也都齊備完善。
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則可以選擇購買可供出售的組屋,價格同樣相對低廉,並且政府會配合以各類低息貸款、優惠補貼。但對于能夠購買組屋的家庭,新加坡進行了嚴格限制,例如三十五歲以下的單身漢不得購買,高收入人群不得購買等等。
(新加坡被稱作花園城市)
新加坡政府爲了控制房地産投機炒作傾盡全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嚴刑峻法,非常嚴格的控制組屋流動,規定新組屋必須住滿五年才可以轉售轉租,對所有房屋的交易都設置各類稅負,並對非新加坡居民購房征收高額稅負。那些敢于違規轉賣、資質造假的炒房者,則需要面對6個月的監禁。
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購買價格較高、面積較大的商品房則是最好的選擇。由于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稠密,新加坡的商品房價格同樣非常高昂。
但和香港不一樣的是,這些高價商品房更像是給高收入群體的“特供商品”,低收入群體可以得到更多方式從政府那裏獲得住房保障。
03
工業立國
新加坡這座小島是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連接亞洲市場的紐帶,來往客商密集,轉口貿易繁榮。在自治早期,新加坡幾乎沒有資源積累和資本積累,最可依靠的就是自己這個重要的地理位置。
1960年,全新加坡絕大多數人從事傳統的貿易零售和相關産業——也就是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做做倒爺。這部分産業在全國GDP的占比高達27.9%,也就是將近三分之一,超過了當時金融行業和制造業的總和。
如果從“禀賦優勢”的角度考慮,新加坡應該更加充分的發展貿易業務,成爲連接東西方貿易最粗壯的關節,但李光耀並沒有這麽做。
1961年,李光耀政府就開始計劃在新加坡到西南部海濱的荒蕪之地興建“裕廊工業區”,這是整個亞洲地區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面積達到了6480公頃,相對于新加坡狹小的國土來說這是一個不算小的數字。
李光耀政府投入了一億新元對開發區進行了爲期7年的基礎設施建設,並且設置了專門的政府部門以管理開發區事宜。
1962年,“大衆鋼鐵廠”奠基,成爲了入駐園區的第一家企業。隨後,包括紡織服裝、玩具、木器、各類生活用品的生産企業紛紛出現並入駐,並且很快就有石油煉化等大規模重工業企業入駐園區。
(裕廊工業區內有大量煉化企業)
到1970年左右,園區內的企業數量超過了8000家,從早期的初級産品、輕工業生産發展成爲包括石化、修造船、工程機械等制造業爲主的現代化産業格局,並且將注重工業制造的經濟政策延續至今。
至今,新加坡已經是全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世界石油産業鏈和大宗商品的重要中樞,擁有石化、電子業、機械制造和生物醫藥四個支柱産業,第二産業占到全國GDP的三成左右,與老牌工業制造強國日本、德國相當,高于英美法等傳統工業化強國。
幾乎在同一時期,香港和新加坡一樣,借助歐美産業轉移的東風大力發展第二産業。到1970年,工業産品的出口已經占到香港總出口的80%以上。
但遺憾的是,隨著金融産業在香港的蓬勃興盛,隨著經濟繁榮所帶來的房地産價格不斷上漲,香港逐漸放棄了曾經引以爲傲的制造業,不再將工業視爲城市經濟發展的根基,而是全面投入了金融與地産的懷抱。
這一轉變從李嘉誠身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來:一個靠塑料花這種典型輕工業制造企業起家的朝氣青年,最終蛻變爲老氣橫秋的房地産商。和他一起老去的,還有整個香港的産業命運。
04
淡馬錫模式
香港選擇抛棄工業制造業炒起了樓,這時新加坡人仍更多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中。
李光耀其實也非常重視金融業。特別是在1970年代後期,新加坡在工業制造領域面對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出口增速放緩。這時李光耀明確提出“新加坡的未來在于我們的腦子,而不僅僅在我們的雙手”。
從1979年開始,李光耀推動新加坡大力發展包括金融在內的高新技術産業和服務業,但與此同時,並沒有放棄對制造業的重視,而是讓金融業與制造業齊頭並進。
1973年,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成立。到1978年至1983年間,新交所設立證券金融公司、證券結算與電腦服務公司和保證金交易機制,此舉提高了市場資金周轉率,加速了交易進程,並降低了管理成本。
金融産業發展到1995年,已經占到全國GDP的近三成,1996年,新證交所上市公司數達226家,總市值2559億新加坡元,成爲亞洲僅次于東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
如今,新加坡則擁有包括新加坡銀行、星展銀行、大華銀行、華僑銀行、大東方保險、萬代蘭金融集團等等在內的衆多知名金融和投資機構。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新加坡最大的主權財富投資機構淡馬錫。
1974年,李光耀爲了更好的管理和持有新加坡政府所持有的投資和資産,設立了淡馬錫公司。這個國有資産管理機構讓財政部扮演決策和監督的核心角色,但是在業務和投資層面,則是完全以商業原則進行經營。
在1970年代末、80年代早期,新加坡的制造業不斷升級,所需要的基礎資本投入原來越高,規模較小的私人資本已經無法滿足大量投資的需要。
在這種局面下,淡馬錫通過旗下數十家子公司直接參與或者投資持股各類企業,幫助這些企業以“公私合股”的方式發展壯大。
(淡馬錫已是新加坡在金融領域的標志)
在國內獲得成功後,淡馬錫積極開拓島外市場,面向亞洲甚至歐美市場進行各類股權投資,中國大陸也成爲了其最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新加坡通過淡馬錫的投資,使國有資本得以更好對國家經濟進行把握,並且保值增值,“淡馬錫模式”成爲了新加坡經濟的一張金字招牌。
05
産業升級
金融業的繁榮,國有投資企業淡馬錫對于國內實業企業的支持,反過來促進了新加坡原本就比較發達的制造業。
一滴原油都不産的新加坡,成爲了全球第三大石油煉化中心,年煉油量達到一億噸以上,各種橡膠、乙烯等産品産量巨大,中國至今也要從新加坡進口大量的石油煉化産品;
在電子行業方面,人們更多的了解台灣發達的電子制造工業,但新加坡同樣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産業基地之一,芯片半導體産量全球第二,硬盤等關鍵部件的産量全球領先,擁有包括偉創力、特許半導體等知名企業,最近幾年才有所下滑;
生物醫藥方面,新加坡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中心,全球幾乎所有頂級生物醫藥公司都將新加坡視爲重要的創新和生産的基地;
同時新加坡也成爲了亞洲臨床研究和試驗管理活動的中心,吸引了大量醫藥公司前來設立臨床試驗中心,包括諾華、默沙東、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安萬特等等。這些機構的投資動辄以十億百億美元計算,對當地經濟發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受益于傳統的東西方貿易交流,糧貿行業也是新加坡的傳統優勢項目,代表企業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糧貿商之一豐益集團,旗下有包括金龍魚、胡姬花、香滿園等一系列中國消費者熟悉的糧油品牌。
另外,由于各類産業的均衡發展和不斷進步,新加坡的房地産市場同樣興盛,也湧現出了一批實力雄厚的地産和酒店類企業,包括新加坡首富黃志祥和黃志達兄弟執掌的“新加坡遠東機構”,郭令明執掌的新加坡豐隆集團,淡馬錫旗下的凱德集團等等。
就連軍火和航空發動機等高精尖的制造業,新加坡也不遑多讓,甚至可以向英國、法國等軍事強國出售武器裝備和關鍵部件等等。
(李光耀與李嘉誠)
新加坡以區區一島之地,實現了香港、台灣甚至是中國大陸在短時間內都難以企及的産業深度和高度,這座“李家城”的能量,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大,也給迷茫于要何去何從的香港市民指明了一條清晰的道路。
06
尾聲
將金融和房地産視爲核心支柱的産業的香港,曾經錯失了包括制造業升級、電子工業、互聯網興起等多個産業發展的機會.但依靠巨大廣闊的大陸市場,投融資市場仍然繁榮,房地産價格也仍然在不斷的上漲。
新加坡沒有如中國一樣龐大的經濟腹地,但成功實現了金融和實業的融合發展,各大經濟支柱産業共同進步,反過來帶動了金融業的進步和房地産價格的長期上漲,並且沒有造成普通百姓的居住問題。
更重要的是,由于新加坡從沒有放棄過將制造業,一直將其視爲國家經濟的支柱,使得全島各類工作崗位豐富,數量衆多,人們的就業和體面工作得到了保障,這是嚴重依賴金融地産的香港所無法做到的。
如今新加坡目前一切的成功,都與上世紀60年代李光耀政府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制定密不可分,因果相循。半個世紀前的遠見,讓所有新加坡人受益至今。曆史會記住人們的每一個選擇,也會給予它應有的結局,或早或晚,或好或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