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長記”
很久很久以前…
雖然有關新加坡最早的曆史記錄,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追溯,但公元三世紀的中國史料曾將其描述爲“蒲羅中”,意爲“半島末端的島嶼”。到了公元1298-99年,首批移民落戶此處,並將城市命名爲淡馬錫 (Temasek),爪哇語意爲“水鎮”。
公元14世紀,這個地理位置優越的小島被賦予新名稱。傳說,當巨港(即室利佛逝首都)王子山尼拉·烏他馬 (Sang Nila Utama) 某天外出狩獵時,看到一只從未見過的動物。他認爲這是一個吉兆,于是決定在這個發現動物的地方建一座城市,稱它爲“獅城”或“新加坡拉”(Singapura),這個名字源于梵文中的“simha”(獅子)和“pura”(城)二字。
此後,古老的獅城相繼由五位國王統治。由于獅城位于馬來半島最南端,是海上航線的天然交彙點,因此很快就崛起成爲繁榮的海上貿易中心,中國平底帆船、阿拉伯三角帆、葡萄牙戰艦和布吉縱帆船等都途徑此地。
很久以前,新加坡一度被稱爲“水鎮”。
萊佛士效應
新加坡開埠于19世紀初,應歸功于國際政治、國際貿易和托馬斯·史丹福·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
當時,大英帝國正在東南亞尋找一個港口,作爲商船隊的據點,同時藉以遏制荷蘭的勢力擴張。新加坡當時已是馬六甲海峽極具發展潛力的海上貿易站,看起來正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1819 年 1 月 29 日,在蘇門答臘島擔任明古連(Bencoolen,即今日的明古魯 Bengkulu)副總督的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他很快就意識到這個布滿沼澤的海島發展潛力巨大,于是決定與當地統治者談判簽訂條約,將新加坡建設爲海上貿易站。這座城市快速發展成貿易中心,吸引了中國、印度、馬來群島和更遠地方的移民前來。
在 1822 年,萊佛士實施了萊佛士城市規劃(又稱爲傑克遜計劃),以解決殖民地越發混亂的問題。不同種族的居民被分隔居住在四個不同區域。住在歐洲人區 (European Town) 的居民包括歐洲貿易商、歐亞裔人士和亞洲富人,而華人則聚居在目前仍存在的牛車水(Chinatown) 以及新加坡河(Singapore River) 東南部。印度人居住在牛車水北部的珠烈甘榜 (Chulia Kampong),而甘榜格南(Kampong Glam) 則是移民新加坡的回教徒、馬來人和阿拉伯人的落戶之處。隨著多家主要銀行、商業社團和商會陸續在新加坡立足,這進一步鞏固了新加坡作爲貿易中心的地位。1924 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開通了一條堤道,將新加坡北部地區與新山 (Johor Bahru) 連接起來。
這座城市戰略位置使其成爲理想的貿易中心
戰爭與和平
在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軍強攻馬來亞,而新加坡原本享有的繁榮也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了。日軍從馬來亞北部進攻,讓原本以爲要在南部海岸迎敵的英軍指揮官陣腳大亂。盡管兵力占優,聯軍還是在 1942 年 2 月 15 日農曆新年那天向日本投降了。這是英軍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投降。這個海島曾被視爲難以攻陷的要塞,後來被日本命名爲“昭南島”(在日語中表示“南島之光”)。
1945 年日本投降後,英軍重返新加坡,英國殖民政府恢複了對槟城、馬六甲和新加坡海峽殖民地的統治,一直到海峽殖民地被解散爲止。1946 年 4 月,新加坡成爲英國直屬殖民地。
盟軍于1942年投降
獨立之路
1959 年,隨著人民自主意識的崛起,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並首次舉行立法議會選舉。此次選舉中,人民行動黨 (People’s Action Party) 以 43 席絕大多數議席勝出,李光耀 (Lee Kuan Yew) 當選新加坡第一任總理。
1963 年,馬來亞聯合邦、新加坡、砂勞越和北婆羅洲(今稱沙巴州)正式合並成爲馬來西亞。這一合並的本意是促進更緊密的聯系,然而事實證明合並沒有成功,不到兩年,就在 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爲獨立自主的民主國家。
直至現在,新加坡市區內和周邊仍保留著不少多元文化、殖民地和戰時的遺迹。您可以參觀博物館和紀念碑,或者選擇文化遺址觀光路線,展開一段穿越時光之旅。
新加坡經曆了漫長的發展,才取得現今的成就
多元新加坡·多彩的獅城
自建國以來,種族課題一直是新加坡所面對的重要課題。1965年,建國總理李光耀在獨立當天這麽說過:“新加坡並非一個馬來人的國家,也不是一個華人國家,或是一個印度人的國家。在新加坡,每個人都會有平等的地位。”正是這樣充滿活力的融合,讓新加坡社會獨具特色。
華族
生活在新加坡的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大約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占據著突出地位,從語言和食物到娛樂和節日,莫不如是。
大多數華族來自中國的福建和廣東等南方各省。來自閩南語和潮州話方言區的華族人數最多,其次是來自粵語區、海南話方言區和其他少數方言區的華族。
當初,許多人是爲了逃離家鄉艱苦的環境而來到這裏,但最終卻淪爲苦力或勞工。其他一些人則表現出營商的天賦,而且新加坡的許多知名創業家都是華族後裔。如今,新加坡華族在社會各個領域都表現突出,從政治和商業圈到運動和娛樂,各層面都有他們的身影。
盡管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與其他本地種族的文化互相融合,並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但歡度春節這一傳統卻始終未曾改變;熱鬧的慶祝活動也讓人銘記身爲華族的意義。
生活在新加坡的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
歐亞族
生活在新加坡的歐亞族人是展現這座城市東西方融彙共生的一個鮮活的縮影。
生活在新加坡的歐亞族人雖然人數少,但影響力深遠,是展現東西方在這裏融彙共生的一個鮮活的縮影。歐亞族人融合了歐洲人和亞洲人的血統,自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在新加坡生活。
大多數新加坡歐亞族人的歐洲祖先是葡萄牙人、荷蘭人或英國人,而他們的亞洲祖先則是中國人、馬來人或印度人。
第一批歐亞族人是在1819年英國人建立新加坡之後的幾年間來到這裏的,主要來自槟榔嶼和馬六甲。在殖民地期間,許多歐亞族人被雇傭爲政府部門、歐洲銀行以及商行和貿易行的辦事員。婦女的主要職業爲教師和護士。
第一批歐亞族人是在英國人建立新加坡之後的幾年間來到這裏的。
目前新加坡大約有1萬5000到3萬名歐亞族人,占總人口的比例不到 1%。盡管如此,歐亞族人在新加坡的媒體和娛樂行業發揮著突出作用。
英語是歐亞族人的第一語言,但是有一些老一輩歐亞族人是葡萄牙人的後裔,他們使用的語言是葡萄牙語的一個分支,被稱爲克裏斯坦語。
歐亞族人也有自己的烹饪傳統,包括咖喱肉湯(一種以咖喱爲主要食材的肉湯)、羊倌肉餅和蘇芝蛋糕(主要原料爲粗粒面粉)等招牌美食。
生活在新加坡的歐亞族人是展現這座城市東西方融彙共生的一個鮮活的縮影。
印度族
印度族文化爲新加坡的多元民族社會帶來了許多活力。
印度族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而且新加坡的印度族是海外印度族人數最多的族群之一。
自 1819 年英國人在新加坡定居以來,許多印度族人從印度南部來到這裏。今天,這裏約有 60% 的印度族居民都是淡米爾人的後代。新加坡一半以上的印度族裔居民都信奉興都教。
這裏的印度族人以創業精神聞名于世,許多印度族人在這裏創立企業,經營從紡織品到珠寶等各行各業的生意。今天,他們在政界和學術界也有出衆表現。
生活在新加坡的印度族人是印度族在海外人口數目最多的聚居族群之一。
在談到新加坡印度族人時,我們不得不提到他們的美食,這些美食爲新加坡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增添了一道獨特風味。廣受喜愛的印度美食有Thosai(鹹辣味煎餅)和 Vadai(炸豆餅)等。
這裏的印度族節日多姿多彩、歡快活潑。屠妖節(或稱萬燈節)是印度族的主要節日,而在大寶森節,信徒們會穿刺自己的身體以示淨化自身心靈,這是一種極具震撼的慶祝畫面。
印度族文化爲新加坡的多元民族社會帶來了許多活力。
馬來族
生活在新加坡的馬來人是這個緊密聯系的社群的一部分。在最早來到新加坡的定居者中,馬來族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影響了後來到達這裏的其他族群。
新加坡馬來族人最早來自周邊地區,包括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爪哇島和巴韋安島,以及馬來半島。
在這裏,本地人講的馬來語更接近于馬來半島的馬來語,而非印尼群島的馬來語。
據說馬來族人是新加坡最早的定居者。他們的傳統美食以椰漿飯(用椰漿和香蘭葉烹煮的香米飯)和馬來撈面(以辣味肉汁調味的黃色面條)等獨具特色,深受本地人的喜愛,是新加坡著名的招牌街邊美食。
大多數馬來族人都是穆斯林,他們的主要節日是開齋節和哈芝節,這也是緊密團結的馬來族人齊聚一堂,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他們的文化與宗教傳統的重要節日。
生活在新加坡的馬來人是這個緊密聯系的社群的一部分。
土生華人
新加坡土生華人展現出該地區多元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土生華人的美食風格受到馬來飲食的影響,口感辛辣是其特色。
土生華人展現出該地區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土生華人是指華族或印度族男性與當地馬來族或印尼女性聯姻而産生的後代,土生華人遍布東南亞各地。
新加坡土生華人(也稱爲海峽僑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的馬六甲,當時土生華人的祖先是那些與當地馬來族女性通婚的華族商人。
新加坡還有奇蒂馬六甲人(或稱土生華裔印度族人),他們是南部印度族興都教商人與當地女性通婚後産生的後代,以及爪夷華人,他們是南部印度穆斯林商人與當地社區的女性通婚後産生的後代。
許多早期的土生華人都是貿易商和零售商,而其他一些人則從事房地産、貨運和銀行業。
盡管許多海峽僑生逐漸融入到更廣大的華族社群中,但他們仍然保持著獨特的文化特征,最顯著的就是他們的飲食和傳統服飾。
娘惹菜得名于制作食物的土生華人女性,以融合濃郁的馬來風味和印尼風味爲特色,多使用香料和椰奶。
土生華人的傳統女性服飾稱爲“娘惹卡巴雅”(Nonya Kebaya),以精巧手工的刺繡著稱。
新加坡土生華人展現出該地區多元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李光耀一生中最突出的貢獻就是他爲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新加坡這個小國中,擁有華人,馬來人,印尼人,歐裔人這四大文化截然不同的民族,同時他們的民衆信奉的不僅是世界三大宗教,還要加上一個印度教和“儒教”,相比東南亞的其他國家,新加坡在處理這樣複雜的情況時,表現的不是好一星半點,而好太多,這其中有很多經驗是值得很多國家尤其是他們的鄰國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