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祖居——中翰第。(楊榮文面簿)
作者
張麗蘋
中 | 翰 | 第。 三個字拆開來念,很多新加坡人都能讀得懂,但是擱在一起,10個人當中有9個半應該不知所雲,更不曉得那是個什麽地方。 “中翰第”就是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曾祖父建造的故居。 紅螞蟻也是上周六(28日)才首次在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的面簿上見識到這座老房子的照片。
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一踏入祖居中堂,立即就能看見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熟悉的笑臉。條案上的其他三張較小的照片都是李光耀的祖先,其中一人還穿著清朝服飾。
一踏進中翰第的中堂,立即就能看見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右一)親切微笑的樣子。(楊榮文面簿)
楊榮文是趁著12月學校假期,帶著83歲的嶽母何月英(沒錯,就是那位很會彈電子吉他,去年受邀上中國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的“搖滾阿嫲”)、妻子梁利平和兒女去了一趟中國潮汕。 在關于“中翰第”的面簿帖文中,楊榮文只簡潔地寫了一句:大埔李光耀祖居。
楊榮文(右二)攜同嶽母何月英(右三)、妻子梁利平(左三),兩名兒子和女兒在中翰第前合照。(楊榮文面簿)
“中翰第”已升級爲4A景區 始建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的“中翰第”,坐落于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村內,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在新加坡經商發迹後回家鄉所建,如今是4A級旅遊景區(規格算是很高了,5A是最高級別),2005年獲大埔縣政府列爲文物保護單位。
遠眺“中翰第”。(楊榮文面簿)
這座超過135年的老房子坐西北向東南,屬“下山虎”式(繁式三合院)客家民居建築。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3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整個旅遊景區的占地面積約爲1200畝(80萬平方米)。
中翰第全貌。(CHAN BROTHERS)
不過“中翰第”因年久失修曾一度被列爲危房,大埔縣政府後來投入200多萬人民幣(約40萬新元)修建這個祖居及其周邊配套設施,將之打造成旅遊文化資源,2008年9月開始開放給遊客參觀。
“中翰第”景區的唐溪湖。(楊榮文面簿)
梅州市政府在2014年宣布將“中翰第”列爲文物保護單位。高陂鎮政府也于同年斥資4000萬人民幣(約839萬新元)將“中翰第”從3A級景區提升至4A級,在“中翰第”(李光耀祖居)周邊增建設備完善的遊客中心、李光耀紀念館、唐溪湖、觀景長廊和璧合樓等。
(楊榮文面簿)
據《聯合早報》了解,當地政府在提升過程中並沒有與李光耀及家人接觸過,因此他們並不知情。 李光耀是在新加坡出生 從未到過祖居 楊榮文在面簿帖文上一共貼出三個關于中翰第的介紹牌匾。 第一個是在“中翰第”外圍石牆上的。其中一段文字清楚寫明,李光耀是在新加坡出生。 李光耀,祖籍大埔縣高陂鎮黨溪村人,1923年9月16日出生在新加坡,畢業于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後來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劍橋大學深造。1959年首任新加坡總理,在任總理30余年,把新加坡建設成繁榮富裕的國家。李光耀有二子,長子李顯龍2004年起任新加坡第三任總理。
(楊榮文面簿)
據悉,大埔縣黨溪李氏族譜內,依然有李光耀的相關記載。 “中翰第”由李光耀的堂弟一家看管 紅螞蟻的一名長老在2015年3月李光耀先生逝世後曾去了一趟“中翰第”。 當時,“中翰第”是由李光耀的堂弟李奮森(83歲)一家負責看管。 李奮森的兒子李欽泰告訴紅螞蟻長老,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有兩名兒子李雲龍和李見龍,李光耀是李雲龍那一脈的後人,李奮森則是李見龍這一脈的。李奮森和李光耀兩位堂兄弟素未謀面。 不過在1987年至1992年,李奮森病倒期間,他們一家曾陸續收到李光耀的父親李進坤郵寄過去的7000元人民幣,那是給李奮森治病的錢。 “直到1997年李光耀父親去世前,兩家都時斷時續地保持著聯系”。 李欽泰也透露,李光耀和李顯龍從未踏足這座祖屋,倒是李光耀的弟弟李祥耀在2004年曾攜妻女去過“中翰第”,還特地上山看了祖墳,並請他們一家到縣城吃飯。 李欽泰說,李祥耀當時在李沐文的墓碑上認出祖父李雲龍的名字時,激動地落淚。當時李祥耀還捐錢給黨溪小學,離開黨溪村時,還抓了一把泥土帶回去。 “這就是鄉情吧。” 李光耀先生在2015年3月23日病逝後,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兩岸四地的許多人都慕名前去李光耀祖居參觀緬懷。3月底,“中翰第”也按照客家傳統爲李光耀舉行了追悼儀式。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翰第”門前當時擺滿了百多個花圈,中堂上懸挂“沉痛悼念李光耀先生”的橫幅,以及兩幅以“光耀”二字寫成的挽聯,分別寫著:“光輝偉績垂宇宙”、“耀炫豐功壯山河”。遺照是李光耀年輕時的肖像,面帶微笑和藹可親。
(互聯網)
“中翰第”的簡介牌匾描述該建築爲: 總面寬16.3米,總進深11.2米,占地面積約223平方米。該建築爲磚木結構,硬山頂,三合院布局;大門頂額書“中翰第”,大門兩側及山牆頂端繪有人物墨畫、山水花鳥等彩畫,畫工精細、線條流暢、造型各異、形態逼真。屋內有房間8間,門廳與上廳之間用天井相隔,門廳梁架有簡易木刻,上廳寬敞明亮,房間石窗制作特別,全用花崗岩石雕鑿,雕鑿工藝精細。
(楊榮文面簿)
立在景區內的第三個牌匾是中英對照的(見下),英文翻譯雖不甚流暢和精准,但勝在能看得懂,誠意滿滿。只不過標題“Lee Kuan Yew’s Homeplace”的英文翻譯存有誤導性,讓人誤以爲李光耀曾在這裏住過,比較精確的翻譯應爲“Ancestral Home”。
(楊榮文面簿)
楊榮文一家參觀完“中翰第”,還去了“李光耀紀念館”。
楊榮文伉俪在李光耀紀念館前留影。(楊榮文面簿)
在裏面拍下了最經典的照片:李光耀與鄧小平四次曆史性會面。
(楊榮文面簿)
將鏡頭拉遠看是這樣的。
(大埔客家鄉情網)
紀念館就坐落在一個典型的兩層樓客家民居建築內。
李光耀紀念館全貌。(大埔客家鄉情網)
在李光耀紀念館,一進門就是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和李光耀握手的銅像,再現了1978年鄧小平首次訪問新加坡時的場景。 紀念館分爲四個展廳,以圖文、視頻、蠟像的形式介紹了李光耀的一生和新加坡的曆史。 (紅螞蟻看了網上那些關于紀念館的照片,布展形式相對簡單,展館內的蠟像逼真度無法與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專業度比擬。李光耀先生若在世,會給專業度打幾分不好說,但相信誠意分應該會打較高分吧。) 李光耀先生逝世至今已將近五個年頭。新加坡人與這座李光耀祖居的唯一聯系,就是本地那些有推出潮州汕頭旅遊路線的旅行社,因爲“中翰第”是其中一個景點,僅此而已。去過的人似乎被其“沒啥可看的”驚呆了。 明年的3月23日是李光耀先生的五年忌辰,或許這個祖居屆時會熱鬧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