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焦安之/APEC 亞太商學院院長,新加坡經濟與科技協會顧問。
這是一個與疫情戰鬥的時期,相比17年前非典時期,現在的信息更爲多元暢通,我們需要強大自身的身體與心理免疫力,才能從容地面對每一天的抗疫、工作與生活。 近日來,在抗疫的方式上,質疑新加坡的聲音此起彼伏,誠然,質疑者的初心都是善意的,由于對新加坡國情、政策了解與深度認知上存在落差,就容易帶上情緒來表達觀點,從而將關注的視角帶入比病毒本身更有危害恐慌心理,反而對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對比新中兩國國情、疫情與政體差異,主要有四處核心差異: 首先,新加坡不是疫情的發源地, 主要宏觀策略在防止病毒入境,再來是隔離入境的病毒。 回看時間表,一目了然。1月23日,引發武漢肺炎的新冠病毒證實能人傳人,新加坡可疑病例增至三起,盡管暫時未出現確診病例,衛生部宣布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由衛生部顔金勇部長和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聯合領導,與教育部、人力部、交通部等部門協作,更有效地協調抗炎工作。2月1日開始實施海關禁令,這是新加坡曆史上最嚴的入境限制,禁止過去14天內去過中國的遊客入境或轉機,自此切斷了輸入型案列。2月7日,鑒于島內出現三起源頭不明的確診病例,政府將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的等級從黃色升至橙色、所有校外活動暫停。這些措施,非常及時的從源頭上大大減少了輸入型病例。
其次,新加坡是城市國家,是一級政府,令出即行,在政策執行,溝通與反應上比中國的五級政府快。 新加坡政府的行政層級少,機構規模精煉,這使得政府政府輸出和輸入直接而通暢,不容易産生政策扭曲的現象,令出即行,執行力非常高效。 新加坡對隔離令和缺席假的執行是非常嚴格認真的。從2月4日至8日,本地有四名工作准證持有者,因在缺席假期間到公司上班,而被吊銷工作准證,並與24小時內被遣返回國,從此禁止在新加坡工作。另外,有二名永久居民在缺席假期間到公司上班,人力部將對其雇主追究責任,在此次取締行動中,共有六名雇主在接下來兩年內不得申請雇用外籍員工。2月13日政府宣布,政府和業者推出7700萬新幣援助配套協助點對點載客業,也就是說從2月14日開始,符合條件的司機每人可獲得1800元新幣的補助,用于提高防疫措施和減少損失。不符合特別援助基金資格的活躍司機,則可通過政府和全國職工總會新設立的270萬新幣基金中得到幫助,爲期三個月。 第三,新加坡民衆對新加坡政府的信任度高。政府及時實情向民衆通報,通過多管道聽取民衆反饋,與民衆溝通。 新加坡每日疫情通報透明、詳實。民衆都能及時了解到確診病例的活動空間,從而讓自己及時調整,做好各項防疫措施。 由各社區居民委員會執行的發放口罩工作,都會細致地落實到家家戶戶,基層領袖在發放口罩過程中,都會安撫大家的情緒,及時告知大家自我防疫的方法。各選區每周一次的市長接見選民,都會對前來的民衆測體溫,記錄出國和近期接觸曆史,聽取民衆心聲,安撫民衆的情緒,爲民衆排憂解難,在疫情期間,也是最大程度上緩解民衆的焦慮,不恐慌,大家做好防疫,共度難關。
新加坡民衆對政府的信任度,是在新加坡治國過程中長期建立形成的,民衆對政府信任度高,都會自發的以自身行動來響應政府的號召。 第四,新加坡經濟開放度高,引起恐慌與不必要隔離帶來的社會與經濟代價很大。在這方面,政府必須謹慎理智行事。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沒有自然資源,但55年的建國發展史創造了傳奇,成爲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46%的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總部,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經濟停滯、民衆恐慌。這樣就會加重新加坡的全球負面影響,影響民族地位和生存,政府不僅要防禦病毒,也要捍衛我們的社會凝聚力和國際地位。
抗擊疫情,爲了彌補雇主經濟損失,政府給所有請缺席假(LOA)員工的雇主發放每天100新幣津貼,從短期看,政府幫助企業保護員工,也幫助保住員工的飯碗;從長期看,政府會大力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工作技能,幫助企業轉型。下周即將發布的財政預算案,政府將會發布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讓企業和人民在國際舞台上更具有競爭力。 新加坡應對疫情的反應考慮了這場戰役可能是一場長跑,具體措施必須平衡抗疫與民衆安全的需要、社會與經濟的代價。那些高度質疑的聲音,可能對新加坡的國情與作風還不太了解,事件過後會加強對彼此的認識。 新加坡也密切注意局勢,有必要肯定加強措施,果斷迅速落實。 疫情無情人有情,堅定的信心、科學的防疫、暖心的助力,自律的配合、積極的努力,正向的能量,全民同心協力共度難關,凝聚士氣戰勝疫情!
*以上觀點爲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