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漢字擁有幾千年的曆史,而且在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方言,盡管是一個國家的人,但是各地所說方言並不相同,這也促進了普通話發展。通過社交媒體,我們經常看到玩過人學習我國語言的新聞。漢語作爲我們的母語,每天都在與他打交道,都覺得漢語很簡單,但實際上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在1965年,新加坡剛剛獨立時,因新加坡有很多華人,所以他們就希望漢語可以被定爲國語。但李光耀卻沒有同意。他認爲雖然華人在新加坡總人口占三分之二以上,但還有三分之一的印度和馬來人。他認爲將漢語定爲國語容易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滿,甚至引發種族間的暴亂且漢語在國際競爭中沒有優勢。而且當時新加坡的周圍都是馬來西亞的人,爲了吸引他們來新加坡投資發展,新加坡人民就必須說一種雙方都能聽懂的英語。因此,李光耀就提出采取雙語教育的政策,學生在學校要以英語作爲第一學習語言,也要學習自己的母語。比如說華人就主要學習英語和漢語這兩種語言。發布這一措施的很大原因也是因爲漢語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在李光耀從小的學習記憶中,學習漢語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情。自己學習了50年仍然感覺沒有掌握要領,英語與之相比,就會簡單得多,而且便于國際間的交流。李光耀發布的雙語政策開始實施後,許多其他國家的居民因想小孩同時學習兩種語言,紛紛來到新加坡居住,該項政策實施之後取得了顯著效果。
但是這一措施也有一定的壞處,比如英校生就沒有華校生團結,有自信。因爲教英語的老師,僅限于語言的交流,在語言中一些微妙的表達學生很難學會。而華校的老師,在用中文講述的時候,同時傳承的還有民族的文化,這也是華校生自信的原因。
李光耀曾說,將漢語當作新加坡的國語是一個十分愚蠢的舉措,理由是現在我國人民壓在從小學習英語,並將其納入考試科目,而且也占了很大比重。但是他還是表示很熱愛漢語,因爲漢語是中華民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