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九層糕
逛吃逛吃
香噴噴的娘惹面、軟糯的娘惹糕、可愛的紅龜粿……6月28日晚,一直備受期待的新版《小娘惹》正式開播,”色香味俱全” 的南洋美食瞬間收割觀衆,話題更是挺進微博榜單前十。不少觀衆表示,本來是想看甜甜愛情的,沒想到卻被娘惹美食饞哭了!
(圖片來源:中國娛樂網)
/01/誘人娘惹糕
所謂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指15世紀初期開始定居于馬六甲海峽沿岸或東印度群島一帶由華人移民及當地土著通婚所産生的混血後裔,男性稱爲“峇峇”,女性稱爲“娘惹”。詳見:獅城DNA | 舊時光裏的娘惹。娘惹糕(Nyonya Kuih)爲娘惹糕點的總稱,流行于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印尼及泰國南部一帶。
(素材來源:網易訂閱)
娘惹糕點可謂東南亞地區享負盛名的甜點,不僅購買地點極多,如菜市、茶餐室和小食中心,喜歡娘惹糕的本地居民也很多。娘惹糕以款式多樣、味道香甜濃郁而著稱,讓喜食甜品的人也在娘惹糕點中找到知音,再加上色彩缤紛,看起來非常誘人,洋溢著熱帶獨有的飲食風情,更是讓人欲罷不能。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娘惹糕中的代表一一娘惹九層糕(Kueh Lapis)。
/02/“長長久久”九層糕
“Lapis”是多層的意思,九層糕又名九重糕,千層糕,中元糕等,早期被華人用作祭祀品,九層糕一層層地疊高起來,具有“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古書雲,天地之至數,始于一終于九焉。認爲九乃是最高數,九九歸一,九層糕的“九”具有“長長久久”的好兆頭而成爲受歡迎的祭祀品。
(圖片來源:新浪博客)
華人傳統九層糕是九色糕點,層勻美觀,乳香甜潤。除夕,清明,中元,重陽並稱中國傳統節日祭祖四大節。沿海特別是浙閩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在這時節擺上一些豬肉,羊肉,瓜果和九層糕祭祀,一面是闡揚懷念先祖的孝道,一面更是爲了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
/03/娘惹九層糕
娘惹九層糕由粘米粉,薯粉,糖,班蘭葉,椰漿,水,可食用色素等材料制作而成,不同的顔色蒸熟之後將它們一層一層的疊加起來即可,口感像果凍一樣。Q彈的口感,冷藏于冰箱後甚至可當飯後甜點或用來消暑,還可以制作不同的口味。
(圖片來源:娘惹文化之鄉)
九層糕在兒童中非常受歡迎,如果你以爲它是水果糖一樣的味道,那你就錯了,九層糕的味道其實很傳統,通常有紅豆、椰奶等。有人喜歡一口咬下,有人喜歡一層一層揭開慢慢吃,實打實的好玩又好吃。九層糕在有些場合中,也被作爲禮物贈送。
六十年代以前,九層糕都是家庭式生産。其制工繁複,單單是磨米漿和自制天然色素就已大費周章。之後,還要在炭爐邊塗九層,蒸九層,竹籠蒸制數小時,才算完工。早年的天然色素全榨取自樹葉汁和種子,因此顔色不多,九層糕多制成“紅白相間”兩個顔色。
(圖片來源:大廚網)
華人移民到南洋,福建的傳統糕點很早就在東南亞的華僑社會流傳。土生華人也傳承了福建的飲食習俗,雖然福建、娘惹習俗同源,但九層糕經過娘惹的巧手精制,無論是外形和口味上都勝人一籌,以“五顔六色”的賣相,軟滑香潤”的口味聞名,成爲南洋糕點的代表。
(圖片來源:YouTube)
最大的特色是,娘惹族在每一層米漿中加入五顔六色的天然色素,如取自班蘭葉汁的“綠色”,蝶豆花汁的“藍色”,紅花或種子的“紅色”。娘惹族也習慣在糕點中加入椰漿來增加香味,以“色香味俱全”的九層糕稱著,成爲新加坡“人氣”最旺的糕點。至今,連馬來族也把九層糕當成婚宴上的迎賓糕點,驚人地搶手。
/04/制作教程
原材料:
A:150g 粘米粉 , 30g 綠豆粉,400ml 椰漿,160ml 水
B:130g 細沙糖,150ml 水,少許鹽,2片班蘭葉
(圖片來源:獅城美味)
步驟:
1、B原料煮滾,待冷;
2、A原料混合,置一旁半小時;
3、把(1)和(2)拌勻,過篩。
4、分成兩份,一份約550克加入紅色素,另一份450克,白色。
5、加熱蒸鍋,把蒸盤加熱5分鍾後,才倒入紅色粉漿(110克),蒸5分鍾。
6、第二層倒入白色粉漿,重複這步驟直到9層完畢。(每層以中火蒸5分鍾,最後一層蒸5分鍾後再打開蓋子,繼續蒸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