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勇敢、聰明、懂事,最重要的是學習一定要優秀、聽父母的話。
可是,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卻發現很多事情想要讓孩子獨立完成,必須要靠吼的方式才能達到效果,才能夠讓孩子去執行。
比如:孩子生病了,家長怎麽哄騙孩子都不上鈎。
“媽媽帶你去遊樂場”
“好呀”
“那你把藥吃了媽媽帶你去”
“那我想一下,還是不去了吧”
這時,家長又改變第二條策略。
“寶貝,媽媽前幾天從超市看了一架小飛機,還是遙控系列的,想不想要”
“嗯嗯,孩子興奮的點點頭”
“你看,就這一點點藥”
“喝完之後媽媽立馬就給你買”
于是,又看到孩子搖著小腦袋,一副不情願的表情,“不吃藥藥,就不吃藥藥”。
最終,家長突破了最後一道防線,大聲吼叫道:“快點吃,媽媽沒時間哄你”寶貝看到媽媽面目猙獰的表情,最終,不得不妥協。
至此,家長就好像找到了靈丹妙藥,百試不爽,只要和孩子發生沖突,家長就會采用吼叫的方式。直到有一天,家長突然發現,這個靈丹妙藥不管用了,家長大聲吼叫的教育方式帶來的卻是孩子更加肆無忌憚的挑釁,孩子經常和家長發生爭吵和戰爭,家長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孩子會變得如此難纏,如此叛逆。
其實,家長只要堅持做這幾件事情,慢慢地,你會發現,不用吼叫孩子也能夠去完成一些事情,同時,家長的改變,也會減少孩子的叛逆行爲?
第一、做到真正的傾聽孩子
傾聽是最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方式,也是一項技能,當你在強烈命令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首先,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
最常見的就是當我們拿手機給孩子看時,本來約定好就看十分鍾,但是,孩子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脫並且找各種借口。于是,我們生氣謾罵孩子不講信用,並且奮力奪過手機,就在家長奪過手機的一瞬間,卻聽到孩子委屈的哭著說:“媽媽,我不是不遵守承諾,我只是想把這個視頻看完之後再還給你,我不想半途而廢。
看吧!如果家長能夠真正做到傾聽,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同時,挖掘孩子背後的真正情感需求,也不至于把事情弄的一團糟,孩子幼小的心靈也不會在失望的痛苦中掙紮……
第二、做到避免權利爭奪
沒有什麽事情比你與叛逆孩子進行權利之爭更加糟糕的了,有時,你持有一種態度你的孩子可能會持有相反的態度。當然了,在誰也不想改變立場的情況下,家長扮演的角色將是這是權利爭奪的關鍵,家長持有的心態是解決這場權利爭奪的核心,要想快速結束這場戰鬥,家長要心平氣和、果斷堅決的表達你的看法,回應叛逆孩子時應保持冷靜、平和的態度處理問題。
“小宇的媽媽就是用了這樣的方法才結束了與孩子持續不斷的爭執”在此之前,小宇的媽媽每次和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都會大喊大叫,兩個人的關系也在不斷的惡化。而昨天晚上,小宇的媽媽並沒有大喊大叫,只是默默的走開了。自此,小宇就像變了一個人,不僅停止玩電子遊戲,還過來和媽媽擁抱。所以,在這場權利爭奪戰中,是否持續升溫在于父母持有怎樣的心態。
第三、做到正強化加強孩子的積極轉變
一般,叛逆的孩子都是在考驗父母的愛和耐心,孩子叛逆很大一部分都是父母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表揚和關心,家長每次出場的方式都是糾著孩子的小缺點不放,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最後,壓倒了孩子的最後一個稻草,之後,孩子開始變得叛逆,開始反抗父母,通過叛逆來驗證父母的愛。
所以,從今天開始,家長們要更多的去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關心孩子的情感,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善于去誇贊孩子的優點,善于從內心身處肯定孩子。
比如:寶貝雖然很調皮,在學校經常會欺負其它小朋友並且經常擾亂課堂紀律。但是,寶貝卻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從來不賴床,每天都能夠早早的起床,無論參加什麽活動都非常的積極,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這個好習慣去誇獎孩子的行爲,這樣做是讓孩子能夠明白什麽才是恰當的行爲,同時,當孩子在學校調皮擾亂課堂紀律的時候,家長也要去幫助孩子分析這樣的行爲會給其它孩子帶來怎樣的困擾,教寶貝學會共情,家長經常通過正強化的鼓勵去加強孩子的積極轉變,慢慢的,孩子行爲會給到家長意想不到的驚喜。
以上幾點家長要是在發火的時候能夠多去想一想,多去告誡自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爲,我相信孩子一定會有非常大的轉變,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方式也一定會變得和諧、溫馨,家長與孩子的矛盾也會慢慢減少。